本人有個歲半大發展遲緩女兒,一歲時發覺開始出現內斜視,而且發覺視力亦開始變差,望東西沒有焦點,眼睛亦不會追望移動的東西,兩個月前做了一次全身麻醉檢查眼睛,但檢查指出沒有異樣,只提出視網膜比正常差,望遠能力比較差和可能發展遲緩關係,眼睛發展仍未成熟,但一歲前女兒視力比現在好,會望著爸媽的咀巴,但由於做了檢查仍沒有改善或醫治方案,所以十分焦急,請問還可以什麼檢查可做嗎?謝謝

內斜視很多時與先天性深遠視有關,處理不當會導致弱視,雙眼協調下降等問題。如並無其他眼疾的風險,便應盡快找眼科視光師詳細檢查。

我本身有近視及散光, 需戴眼鏡, 但近這三個月, 看遠時沒有問題, 但當看完手機或報章雜誌後(但其實看這些開始不清楚了, 要拉遠些距離), 對眼很花, 不清楚, 濛查查, 要待三分鐘左右才回復正常. 有老花是否這樣? 或是我患了更嚴重的問題?

根據描述,如閣下年過40,很大機會是出現老花的問題。應盡快找眼科視光師詳細檢查。

《Smart Parents》角膜矯形鏡應用

(Chinese Version Only)

角膜矯形鏡應用

角膜矯形術師一種非手術性矯正視力方案,利用特製的高透氣隱形硬鏡,逐步改變角膜弧度,減慢近視度數加深的速度,當中不會有手術引發的風險及後遺症。

使用隱形硬鏡

  1. 角膜矯形術利用隱形硬鏡是因為一般軟性隱形眼鏡堅韌度不足,佩戴後反而會跟隨角膜形狀改變,所以不能達到角膜矯形效果。
  2. 它與激光矯視手術的分別在於激光矯視只可矯正近視度數,但不能控制近視加深和避免眼球增長。

夜間使用模式

因角膜矯形鏡片通常在夜間睡眠時佩戴,使近視眼的視物焦點再次集中於視網膜上,以減低近視和散光,當學童於早上摘下鏡片後,整天不用戴眼鏡仍能有清晰的視力,故有不少兒童以角膜矯形術達到白天不用戴眼鏡的目的。

使用有度數限制?

  1. 最理想的度數是近視450度以下及散光150度以下,這類小朋友有較高機會可整天不用戴眼鏡而有清晰的視力。
  2. 2005年香港理工大學研究顯示,使用角膜矯形術可減慢約四成近視度數的增長,但如小朋友近視超過450度又可否使用角膜矯形術呢?其實深近視學童也可佩戴,雖然除鏡後近視度數未必可完全消除,學童在日間仍須戴眼鏡,但仍可如一般使用者般有效減慢近視度數加深。

應用於深散光

  1. 以往患深散光的學童並不適合角膜矯形,但隨著散光角膜矯形鏡的發展,現在他們也可受惠於角膜矯形。
  2. 成功使用角膜矯形鏡的學童,普遍在除鏡後可減低-半或以上散光度數,對日常視力有顯著改善。

使用有年齡限制?

  1. 角膜矯形術並沒年齡限制,但一般會要求學童能自行妥善處理鏡片,方可佩戴,因必須每晚正確地清潔鏡片,以防不潔。
  2. 普遍六,七歲的學童在家長監察下均能正確清潔角膜矯形鏡。

停用或會加深近視?

臨牀經驗指出,學童一天至少佩戴角膜矯形鏡睡眠六至七小時,讓角膜矯形鏡有足夠時間減低度數,以獲得穩定和清晰的視力。學童可能需要每晚佩戴鏡片,若停止佩戴角膜矯形鏡,角膜形狀會逐漸回復原形,近視和散光度數會逐漸回升至原本水乎。回復的速度因人而異,由數星期至數月不等,但臨牀證實中途停止角膜矯形術後,近視並不會在短期內突然快速加深。當矯形效果穩定後,學童應定期覆診,以監察角膜矯形效果及確保角膜健康。

  • 注意事項

定期更換鏡片:保持鏡片質素和眼睛健康非常重要,故普遍建議每任更換鏡片,亦有因個別情況如鏡片護理不當而須提早更換。

《Smart Parents》孩子有假近視嗎?

(Chinese Version Only)

孩子有假近視嗎?

上期談及近視的形成及其壞影響,今次講解何謂假近視、如何改善、防患,以及與近視的分別。

説明甚麼是假近視前,首先重新講解一下眼睛結構及功能,以便了解近視及假近視的箇中成因。

眼睛結構及功能

  1. 眼睛如相機般角膜是相機最前面的鏡片,視網膜像相機底片,晶狀體如伸縮鏡頭,可分別使遠方和近處的物件能夠正確聚焦於視網膜上。
  2. 睫狀肌的收縮與鬆弛可調整晶狀體的厚度,像自動對焦系統一樣産生清晰的影像。
  3. 眼睛在看近的物體時,睫狀肌會自動收緊,使晶狀體的厚度增大。看遠時睫狀肌自動放鬆,回復晶狀體的原來厚度。

真近視與假近視

  1. 簡單來説,當影像投射在視網膜前面,遠方景物看不清楚就是近視。
  2. 近視一般分假性,真性及混合性近視,如眼球長度過長便屬真近視。
  3. 孩童愛用手機上網及打機,學習期間又長期望著電腦或佩戴了度數過深的眼鏡,久而久之可能會使睫狀肌收緊得太厲害或造成抽搐,看遠物時便無法完全放鬆,使光綫過度屈折聚焦在視網膜前方。這時眼睛就會殘留一些假度數,近視度數在短期內會突然大幅度增加,形成假近視。
  4. 孩童的調節能力較成年人強,故出現假近視的機會也較高。假近視可致眼睛易疲勞、頭痛暈眩、常捽眼、度數不穩定及對焦困難等。
  5. 若能讓眼睛有適當休息,睫狀肌緊張的情形便可舒緩,這種假近視大都可減退。
  6. 若睫狀肌持續收緊,長期會出現痙攣,若未能及早改善,假近視可弄假成真,且有可能每年加深二至三百度。

真實個案分享

根據視光師的真實臨牀個案,有一位媽媽見其六歲囝囝,因考試期間常用電腦來做功課及學習,於考試後,本身戴著、於半年前驗配的近視眼鏡,已出現看不清楚遠方事物及令眼睛疲勞等問題。

在視光師替其作初步度數檢查時,發現增加了三百度近視,但利用麻痺睫狀肌藥水來放鬆眼球肌肉,然後再作反覆測試後,找出真正度數只是增加了七十五度,經視光師建議,改變日常的用眼習慣及佩戴合適度數的眼鏡後,情況已得到明顯改善。

《Smart Parents》及早預防近視

(Chinese Version Only)

及早預防近視

戴合適眼鏡或隱形眼鏡,雖可糾正視力,仍處發育期的學童更可考慮選配角膜矯形鏡控制近視加深,但視光師認為,防患未然,方為上策。

正確定義

  1. 看近的東西清楚,看遠的景物模糊。
  2. 近視的人當觀望遠處景物時,平行的光綫會聚焦在視網膜前,不能形成清晰影像。
  3. 當觀望近處物件時,散射的光綫會聚焦在視網膜上影像變得清楚。
  4. 近視嚴重程度可以度數區分:-3.00DS(300度)以下屬輕度近視,-3.00D至-6.00DS以上屬於深度近視。
  5. 一般常見的近視(輕至中度)可稱為屈光不正,並非疾病。
  6. 深度持續增加的近視代表眼球不斷生長、視軸拉長,或眼睛屈光度過大(角膜/晶體/玻璃體的變異),可歸納為病理性的改變。

主要原因

  1. 因為長時間看近的東西,引致:
    ‧眼球內睫狀肌長期收縮以維持晶體厚度,過度調節至痙攣狀態。
    ‧雙眼長期注視近物,久而久之對眼球壁(鞏膜)造成壓力,使其形狀變形/長。
    ‧鞏膜生長令視網膜後移,遷就近物的焦點。
  2. 睫狀肌痙攣或調節過度引致的近視可以是暫時性的。當睫狀肌自然放鬆,或受診斷藥物放鬆後,度數消失或回復原來水平,這種近視稱為假近視。
  3. 過度生長,視軸過長的眼球並不能縮短及回復,這種不能逆轉的改變便稱為真近視。
  4. 研究指出深度近視有部分原因與遺傳有關,深近視的父母有機會將深近視的基因傳給下一代。榜首,因此亦有研究結論出種族與近視的關係。
  5. 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地區從來都位於近視人口最多的榜首,因此亦有研究結論出種族與近視的關係。

預防良方

  1. 保持良好的閱讀及書寫的姿勢。應保持 40cm 或以外的適當距離,切勿隨著看書或趴在桌上寫字。
  2. 使用電腦時,雙眼與熒幕中心時,視綫對準熒幕中心時,視綫俯角應為 10至20度。
  3. 注意光綫的充足度及角度,切忌在黑暗中使用手機。
  4. 避免在搖晃的交通工具上閱讀或使用手機。
  5. 定時讓眼睛休息放鬆,至少每三十分鐘觀看遠處景物五分鐘。
  6. 充足的睡眠,避免長時間熬夜。
  7. 多參與戶外或球類活動,訓練眼部肌肉的靈活性,變焦,追視能力,以及雙眼協調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