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家人眼晴突然有點痛,有眼水,感覺眼內好像有粒野,應該怎樣處理

懷疑眼瘡?
如果發現生眼瘡,可首先進行熱敷,方法是用熱毛巾敷在患處,同時輕柔地按摩眼皮,每天四次,每次10-15分鐘,以排解堵住的油脂腺及促進血液循環,一般情況下眼瘡會在一至兩星期內自然康復。如情況沒有改善就需要求診,由醫生處方合適的眼藥水或藥膏;若用藥後仍然無法消腫,或要由眼科專科醫生評估後進行割眼瘡手術,將眼瘡內的膿液清除。

如情況持續,建議約見醫生處方合適的眼藥水或藥膏較直接。

你好,我太太本身有輕微散光,最近對光特別敏感,一見到強光就會頭痛,平時要關燈或者將燈光調暗先會舒服啲。想了解你哋有冇相關檢查或者治療建議?唔該你幫忙解答,謝謝!

由於可能性太多,可咨詢醫生是否屬偏頭痛問題。

如懷疑是視力、視覺或眼睛健康問題,可考慮預約全面眼科視光檢查,眼科視光師會嘗試排除因度數、晶體、黃斑引致的可能性。

請問成人外斜視可以矯正嗎?

視乎出現的時間/頻率、視物/對焦的距離、外斜視幅度、出現的年紀(遺傳性/繼發),再建議是否適合:

 

  1. 戴特製稜鏡,幫助雙眼影像融合。
  2. 針對性視覺訓練,成人事倍功半
  3. 有需要時以外科手術將眼睛拉正。

早晨視覺突然有光影遮蔽,光影面積很小而且不固定,不時消失又重現。當時我看着筆記,其中的英文字即使我注視也見不到(並非模糊,但有似光似影的遮蔽),持續了十分鐘左右才好轉,而且伴隨輕微頭痛。請問大概該怎麼辦?謝謝

可能與偏頭痛的視覺先兆有關,例如有些患者會突然看到閃光或看到扭曲的視物;亦有患者的眼睛出現看不清的黑點或白點等,跟着頭的兩側或單側便感覺到疼痛。

如有懷疑,建議接受全面眼科視光檢查,先排除眼睛健康問題。

想知道黃斑前膜若不做手術會有什麼後果? 若只有一隻眼有黃斑前膜, 點樣才算嚴重要做手術?

在黃斑前膜的初期階段,如果尚未對視力造成重大影響,通常不需要立即處理。然而,若症狀加劇並明顯影響視力,患者可能需要考慮接受黃斑前膜切除手術,以恢復視力並緩解相關症狀。眼科專科醫生或科視光師會建議患者定期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進行自我監測,這是一種有效的工具,可幫助患者在每次全面眼睛檢查之間追蹤中央視區的變化。如發現任何明顯變化,應立即諮詢眼科,以便及早檢查是否有惡化的情況。

眼睛一直留眼水,已試過通淚線但無改善,請問會是什麼問題?

經常「流眼水」可能是由鼻淚管閉塞、眼瞼位置不正常、眼睫毛「倒生」、眼敏感或者眼乾症所致。

鼻淚管閉塞可以由眼睛發炎或以往曾受過的創傷所引起,但亦有可能沒有任何成因。

建議咨詢眼科專科醫生意見,檢查並找出背後原因,從而作出診斷及適當的治療,例如鼻淚管手術及術後護理。

上眼皮下垂?你可能患上重症肌無力症!

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的彈性與肌肉的強度都會發生變化。偶有患者表示眼睛看起來變小,或覺得眼皮沉重、累贅,總是一副疲倦的模樣,甚至影響視線與日常生活。這些症狀,其實可能是上眼皮下垂所引起。

什麼是上眼皮下垂?

上眼皮下垂可以影響單眼或雙眼,並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是最常見的眼皮疾病之一。不同國家上眼皮下垂的發生率略有差異,但在成年人群體中約佔 4.7% 至 13.5%,且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

我們如何抬起眼皮?

大腦發送訊號,透過神經傳遞至負責控制上眼皮的兩組肌肉:

  • 上瞼提肌 (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 – 負責主要的抬眼皮動作
  • 苗勒氏肌 (Muller’s Muscle) – 次要輔助肌肉

這些肌肉透過腱膜連接眼皮皮膚與組織,收縮與放鬆來控制眼皮的開合。

上眼皮下垂的病因

先天性

  • 由於嬰兒天生上瞼提肌功能異常,導致出生時即出現眼皮下垂。

後天性(多數發生於成人,常因上瞼提肌功能減弱所致)

  • 神經性 (Neurogenic):由控制上瞼提肌的神經異常引起,例如:
    • 第三神經麻痹 (Third Nerve Palsy)
    • 霍納氏症候群 (Horner Syndrome)
    • 馬庫斯古恩眨眼症候群 (Marcus Gunn Jaw-Winking Syndrome)
    • 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 肌源性 (Myogenic):因上瞼提肌病變或神經肌肉接頭功能異常所致,例如重症肌無力症。
  • 機械性 (Mechanical):由外來因素阻礙提肌功能,例如眼瘡、疤痕等。
  • 腱膜性 (Aponeurotic):最常見的後天性眼皮下垂類型,與老化、創傷或手術併發症有關,導致上瞼提肌腱膜撕裂或滑脫。
  • 外傷性 (Traumatic):由眼瞼外傷(如撕裂、骨折)造成的下垂。

臨床案例分享

52 歲的陳先生正在接受物理治療,以訓練與強化眼部肌肉。他感到眼睛容易疲倦、視力模糊,眼皮經常不由自主地下垂。此外,他還出現全身肌肉無力、吞嚥困難等症狀。經過詳細的眼科檢查,懷疑患上重症肌無力症,需轉介他進一步診斷。

什麼是重症肌無力症?

重症肌無力症 (Myasthenia Gravis) 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目前確切的病因尚不明確。研究顯示,每 10 萬人中約有 12.4 人患病,發病年齡以30-40 歲女性及50-60 歲男性為主。

此疾病的病理機制是人體產生了異常抗體,干擾神經與肌肉之間的訊號傳遞,使肌肉無法正常運作,導致患者感覺力不從心。

超過半數的患者最初症狀出現在眼部,隨後可能影響吞嚥、頸部、呼吸肌及四肢肌肉。

典型症狀包括:

  • 眼部:上眼皮下垂、視力模糊、重影
  • 全身:四肢無力、吞嚥困難、鼻音加重、言語不清、無法抬頭、呼吸困難

最典型的特徵是症狀會隨休息後改善,因此早晨症狀較輕微,而下午或傍晚則會加重。

如何透過眼科檢查診斷重症肌無力症?

  • 冰敷測試:將冰袋敷於眼皮上,若眼皮下垂的情況明顯改善,則可能患有眼部型重症肌無力症。

理大護眼(尖沙咀)中心盧汶慧眼科視光師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196750/#:~:text=Myasthenia%20gravis%20(MG)%20is%20an,to%20200%20cases%20per%20million.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686543/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46705/

你的隱形眼鏡有驗配正確嗎?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矯正視力的方法也越來越多。隱形眼鏡就是其中一種越來越普遍化的選擇,從小朋友用來控制近視到成年人使用的漸進式隱形眼鏡。因為隱形眼鏡的需求上升,加上每款鏡片的設計不同和配戴者的視力要求,市場上的隱形眼鏡玲瑯滿目,有各種牌子、度數、弧度、大小以供選擇。在眾多的隱形眼鏡裡,到底要怎麼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呢?

  1. 度數

有框眼鏡的近視、遠視和散光度數都是以 -0.25D(25度)遞增,而在隱形眼鏡裡,高於 -6.00D的近視通常是以-0.50D遞增。有框眼鏡的鏡片和眼睛之間有個距離,稱後頂距。後頂距可以直接影響度數,尤其是深度近視和遠視。因為隱形眼鏡是直接戴在眼睛表面,後頂距是零,所以在決定隱性形眼鏡的度數時需要把後頂距納入考量,這也是為甚麼隱形眼鏡的近視度數通常會比有框眼鏡的度數來得淺。

  1. 散光

隱形眼鏡裡最少的散光度數是 -0.75D,隨後以 -0.50D遞增,軸位有限。有框眼鏡有更完整的散光度數和軸位配搭,度數從 -0.25D,以 -0.25D遞增,軸位180度每1度都有。除了度數有限,隱形眼鏡裡散光的軸位也很重要。有框眼鏡是直接掛在眼睛前面,不管眼睛怎麼轉動,眨眼多麼頻密,都不會影響鏡片位置。隱形眼鏡在這方面剛好相反。每一次眨眼和每一個眼球動作都有可能導致隱形眼鏡移位或轉動,散光軸位就會隨之偏離,造成視力模糊。在完全沒有眼球動作時,隱形眼鏡的散光也不一定如同包裝上的軸位一樣,這種情況下需要找出偏離的幅度再做計算才能配到準確的散光度數和軸位。

  1. 弧度及大小

隱形眼鏡的弧度很重要,可以決定眼睛的健康,配戴的舒適度和視力的穩定性。隱形眼鏡的包裝上通常有列明弧度,但是這個弧度只是整個鏡片中最中間的3mm。然而,必須是整個鏡片的弧度才能決定整體的配戴是否合適。市場上的隱形眼鏡的直徑普遍都是14.0-14.5mm,除了中間3mm的弧度已列明,其他範圍的弧度不得而知,而也正好就是這些弧度在控制整個鏡片的穩定性和鬆緊度。眼科視光師必須透過檢查才能知道鏡片在眼睛上是否合適。換言之,單靠包裝上的數字是完全不能做出任何判斷的。另外,就算兩個不同牌子的隱形眼鏡有著一樣的參數,他們也不一定可以交替使用。

  1. 透氧度及水份

透氧度跟佩戴的舒適度沒有直接關係。一個鏡片可以很低透氧但非常舒適。角膜是身體唯一一個不是通過肺部供氧的器官,他是靠直接接觸空氣取得氧氣,長期使用低透氧的隱形眼鏡會阻礙氧氣供應,使角膜缺氧,促成新血管增生。隱形眼鏡裡的水份有高有低,需要配合配戴者的淚水質素來決定。例如,乾眼症患者使用水分太高的隱形眼鏡可能加劇乾澀的情況。所以不是水分高就是好鏡片,而是需要配合淚水的化學成分、鏡片的技術等等。

總結,隱形眼鏡的度數不等同於有框眼鏡的度數,所以不能直接按照有框鏡片的度數購買,必須通過檢查驗配才能得到準確的隱形眼鏡建議。鏡片的弧度大小則需要眼科視光師使用儀器檢查才能知道是否合適。透氧度和水份需要根據配戴的模式、淚水的狀況等等來決定。每個人的眼睛形狀、大小、淚水、視力要求和健康狀況都不一樣,需要的隱形眼鏡也有差異,所以市場上沒有一款隱形眼鏡是適合所有人的。

理大護眼(銅鑼灣)中心歐淑靜眼科視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