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是指配戴了正確度數的眼鏡,仍未能看得清楚物像。
弱視的現象多數出現在一邊眼睛,有深度數、鴛鴦度數或斜視的兒童較容易出現弱視。
一般而言,及早發現的弱視(約8歲前)有機會能透過配戴合適度數的眼鏡、遮眼及視力訓練改善視力。
因為在腦部視覺發展成熟後才接受治療,訓練事倍功半。
建議帶小朋友接受全面眼科視光檢查,由眼科視光師診斷是否患有弱視及作出適當建議。
弱視是指配戴了正確度數的眼鏡,仍未能看得清楚物像。
弱視的現象多數出現在一邊眼睛,有深度數、鴛鴦度數或斜視的兒童較容易出現弱視。
一般而言,及早發現的弱視(約8歲前)有機會能透過配戴合適度數的眼鏡、遮眼及視力訓練改善視力。
因為在腦部視覺發展成熟後才接受治療,訓練事倍功半。
建議帶小朋友接受全面眼科視光檢查,由眼科視光師診斷是否患有弱視及作出適當建議。
如經檢查後無發現有弱視情況的話,可先觀察著並定期作詳細眼睛檢查以監察孩子視力發展狀況,由眼科視光師判斷需否配戴眼鏡協助。
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15分鐘的看電視時間及相距6呎屬可接受的範圍。
而小朋友用電腦則建議保持約70厘米或2呎的距離。
暫時未有研究顯示嬰兒不適合看電腦屏幕,不過一般建議市民不應太近距離及太長時間用電腦。
近日陽光普照天氣清涼,最適合郊遊戶外活動,筆者向有外出戴太陽眼鏡的習慣,當然非為肺裝帥,一物二用,然而視光師提醒用家,這類鏡片未必能完全取代太陽眼鏡的功能,加上不同色調鏡片的遮光效能各異,大家須留意箇中限制,對號智選真正合用的護目產品。
筆者外出常帶備太陽眼鏡,何解﹖因聽了現職理大護眼中心眼科視光師好友譚勤意(Kenny)的建議,不論晴天或陰天都留意當天的紫外線(UV)指數強弱,決定是否配戴太陽眼鏡,原來高達八成的紫外線可穿過稀薄雲層,或經雲層的邊緣反射到地面。眼睛長期接觸紫外線,會對內部的晶狀體、視網膜、眼角膜等造成損害,例如引致結膜黃斑、翼狀贅肉、角膜炎、白內障及黃斑點病變等眼疾。
Kenny說﹕「許多人以為白內障是老人病,其實早已有年輕化趨勢,平日在日光照射下,如沒做好護眼措施,讓太多強烈的紫外線進入眼內的晶狀體,長時間吸收過強紫外線或藍光,可導致晶狀體超量負荷而早衰。如情況持續,長遠下視網膜有機會產生病變,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失明。
兒童眼睛更應防曬
相比成年人,兒童更須保護眼睛健康,「香港的太陽猛烈,加上兒童的眼睛尚未完成發育,較成人更容易吸收紫外光,故更有需要戴太陽眼鏡來護目。家長在挑選時,應徵詢眼科視光師意見,以防選用了質素參差的鏡片,不但難以防禦UV,甚至可能出現影像產生波浪或扭曲的情況,對兒童眼睛發育構成不良影響。」Kenny稱。
智選不同色調鏡片
太陽眼鏡的鏡片五顏六色,應如何選擇﹖Kenny續指,一般透明光學鏡片都加入防UV功能,故鏡片顏色與防紫外光效能無關,主要是看鏡片是否真正加入了防UV塗層,太陽眼鏡鏡片的顏色主要作用是用來遮擋陽光,灰色、墨綠色和茶色的太陽鏡片效果較理想。其他顏色如藍、橙、紅、紫等顏色會令影像嚴重偏色,故建議避免選用。
熱愛戶外活動如滑雪、水上電單車等人士,較適合選戴水銀鏡片,此類鏡片能反射過強的光線,但購買前須檢查鏡面的反射影像有否變形,假如鏡面塗層不均勻,佩戴後易令眼部不適。患有近視、遠視或散光者,如想方便些,不想隨身帶備太陽眼鏡,變色鏡片是不錯的選擇,因鏡片可隨光線和紫外線強弱而變色,但要注意在短時間內出入戶內和戶外,變色鏡片可能需要些少時間,才能達到完全變色及穩定鏡片顏色,建議他們進行戶外運動時,還是改戴遮蓋範圍較廣的正規太陽眼鏡,才可防止紫外線從眼鏡的周邊進入眼睛。
防禦UV技術真偽
合規格的太陽眼鏡片上應有標籤註明UV400nm或100%UV absorption/Protection,意思是可阻擋波長四百米以下的紫外線。單靠肉眼難以判斷太陽眼鏡防UV技術的真偽,建議可往信譽良好的商店選購,一般眼鏡店都有測試紫外線的儀器,即時檢測眼鏡能否阻隔UV。
選用變色鏡須知
所謂的限期決取於角膜健康,如眼乾、淚水不足、角膜缺氧引致血管增生,則有機會影響是否適合繼續配戴。
至於經常眨眼,亦可能與眼乾、敏感有關,建議接受跟進檢查,由眼科視光師作出診斷及建議。
其實進行室內或室外活動同樣需要清晰視力,以小朋友的度數以言,建議經常配戴。而近視加深亦會受眾多因素影響,如先天遺傳、用眼習慣等。如有懷疑,建議接受全面眼科視光檢查,由眼科視光師作出診斷及建議。
有機會是淚水不足、不平均或鏡片輕微偏離,建議找眼科視光師覆檢一下。
懷疑是一些敏感反應,而捽眼亦會令痕癢加劇,甚至致接觸性結膜炎,如情況持續,建議咨詢眼科專科醫生意見。
本中心提供的「全面眼科視光檢查」已包括檢查眼睛內外健康 (如飛蚊),閤下可致電任何一間中心預約。
有關治療方法,建議咨詢眼科醫生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