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王 – 健康童年》小心保護 立體視覺

小心保護 立體視覺

日常生活大部分的動作都關乎立體視覺,最簡單如上落樓梯,便需要立體視覺來判斷每級的深度,避免踩空。

如何形成?

兩隻眼睛看一樣的東西時,因兩者的位置不同,所看的每一件物品都有一點偏差。視網膜會將左右眼接收到的影像傳送給大腦,然後大腦像電腦般把兩個有偏差的影像合成起來,變成一個有空間深度和立體效果的影像,這便是立體視覺。

影響的發展因素

立體視覺毋需須經過特別的訓鍊,只要每隻眼睛看得清楚便能互相協調,立體視覺亦自然會開始發展。小朋友通常由嬰兒時期開始對空間深度有感覺,然後大概在六個月大的時候可以達到成年人的立體視覺水平。但如果出現以下的情況,立體視覺的發展可能會延緩,甚至停止。

  1. 弱視:其中一隻眼睛視力不比另一隻眼睛來得清晰,這種情況下,若大腦接收到清晰度不一樣的影像,將無法進行合成,便沒辦法建立立體感。
  2. 斜視:斜視患者視覺可能出現重影,為避免出現重影,大腦會適時將其中一個視網膜影像刪除,只剩下單一個影像。自然無法進行左右合成,立體感亦會消失。
  3. 兩眼屈光參差:即俗稱的鴛鴦眼,例如一隻眼有近視,另一隻眼有遠視,形成兩個大小差距很大的影像,同樣無法在大腦進行合成,故立體視覺就會很差。

理大護眼(銅鑼灣)中心歐淑靜眼科視光師

去配新眼鏡時,驗到右眼有325度近視,而左眼是275度近視+100度散光。當視光師配足度數給我時,我試戴時有少少暈,所以視光師將左右眼的鏡片都變成325度無散光。擔心用近視來填補散光這個方法是否不可行?同時擔心佩戴比自己眼的度數深50度嘅鏡片,會否加深近視

一般而言,此類輕微的度數轉換應該問題不大,如有懷疑,建議向閣下之眼科視光師再作跟進。

黃斑眼

有否黃斑點病變可透過放瞳檢查來檢測,歡迎致電查詢及預約。

《親子王 – 健康童年》寶寶幾多歲視力才清晰?

寶寶幾多歲視力才清晰?

嬰孩的視力發展是循序漸進的,家長應了解他們的視力發展期,方可保障小朋友的眼睛健康。

大家常常都問初生嬰兒張開眼睛看到的世界是甚麽?首先,大多數嬰兒第一個看見的便是父母,究竟他們能否看得清楚嗎?其實,小孩子的視力發展是循序漸進的,他們初出生時只會看到一片朦朧的黑白影像,慢慢才能由黑白變成彩色,大概6個月後視力才會逐漸變得清晰,可以看到父母的樣子輪廓和周邊細緻景物。他們的發展可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出世至兩個月

只能看到二十至三十公分的事物;只有對比度高及黑白東西比較吸引他們,只喜歡玩眼前閃動和柔和發光的東西。

三至六個月

開始有追視的能力,可隨物件移動而轉動眼球,並開始建立立體感,同時懂得留意事物的細微地方,如別人的五官、表情等,他們看到的世界充滿色彩且從模糊變得清楚。

六個月至兩歲

雙眼慢慢能同時對準目標,手眼協調比較順利,並學習判斷事物的距離感。這時期小孩學習走路,若發現他們常跌倒,須留意視力是否出現問題。

二至四歲

四歲左右便可達到成人視力水平。小孩視覺發育黃金期在八歲前,任何視障都有可能造成弱視。建議四歲左右便要接受詳細的眼睛檢查。

幫助視力發展

  1. 嬰兒初出世六個月起,父母可給予嬰兒足夠視覺刺激,例如柔和的燈光刺激和給黑白圖片給嬰兒看,以刺激他們的眼部和腦部發展。
  2. 父母可在嬰兒床周邊放置音樂鈴,以吸引嬰兒視綫去探索聲音來源的位置。
  3. 挑選鮮艷掛飾在嬰兒床附近晃動,以培養他們眼球協調及對焦能力。
  4. 鼓勵小朋友多做手眼協調的活動,例如拋豆袋和玩拋接皮球,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和近距離看書的時間。

理大護眼(沙田)中心梁偉傑眼科視光師

你好,我想問有關散光問題。我約30歲,配了新眼鏡一星期,度數和舊眼鏡相約,近視和散光數都在250-325度,Axis 170 和180。但用新眼鏡看字不清和有重影,特別是光的影像,如電字幕。嘗試遮蓋一隻眼看字,發現右眼比較糢糊。於是一星期後,我再去驗眼,發現右鏡配了25度近視,和可能少配了25度散光。店員說,我右眼看影像比左眼差。想請問,(1) 少配了25度散光,會否影響視力和眼晴健康?散光是否配低一點度數會好啲?是否配準確度數才是最好?我會否看東西用了左眼?還是右眼看東西吃力了?(2) 我是否新眼鏡未適應?一般要用多久時間適應新眼鏡?MANY THANKS!!!

一般25度的度數相差應該不會對眼睛健康造成影響。

而重影及視物較差,在排除弱視、斜視等問題後,可能與視物焦點有關,可作覆檢或微調。

適應期因人而異,一般3至7天左右。

我發覺眼睛看東西時有一點黑影掠過,不知是什麼問題呢?? 可解答一下嗎? 謝謝

根據閣下描述有機會是飛蚊症的徵狀,建議閣下作全面眼睛檢查以排除視網膜疾病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出現飛蚊是眼睛隨年齡增長而退化的正常徵狀,但若飛蚊在短時間內突然出現大量或增加,或見到閃光,則擔心有視網膜病變或脫落的徵狀,建議盡快找眼科視光師作全面眼睛檢查。

《親子王 – 健康童年》疫情礙篩查兒童弱視

疫情礙篩查兒童弱視

全球在疫情蔓延下,本年度的兒童弱視公營檢查服務亦受到一定影響。

公營篩查服務暫緩

以往政府健康院會替四歲的小朋友作簡單檢查,如有懷疑視力問題,則再轉介政府醫院或由家長帶孩子到私營眼科視光中心作檢查。可是,受疫情影響,政府的弱視篩查服務也不得不暫緩。因此,不少私營的眼科視光中心,最近也接收多了這類受影響的弱視小朋友個案,還好家長在肺炎陰霾下,仍不忘照顧孩子的眼睛健康。

先天性問題

弱視屬於先天性問題,多數因爲雙眼度數偏差過大或斜視,令小朋友在視力發展期,無法接收清晰影像,阻礙刺激腦部視力區域發展,以致他們無論戴眼鏡與否,視力都不能達致正常水平。換句話說,弱視是腦部視力區發展不成熟導致,並不是因爲眼睛結構而引致的問題。由於問題是先天性,小孩絕大多數不會主動投訴看不清,所以必須及早驗眼,如有發現便需要及早處理。

遮眼療程

除了及早驗眼外,弱視小朋友還需要比較頻密的覆診。一般而言,有深度數(通常深散光、深遠視)的弱視患者要及早戴正確度數的眼鏡,並且要長時間佩戴,令清晰影像得以刺激腦部視力區域,通常三個月後視力便會大幅進步,康復後也不能掉以輕心,弱視小朋友即使康復後也需要長時間戴眼鏡,以確保視力發展期間不會退步。

如果單靠眼鏡不能完全解決,便需要作遮眼療程,原理是減少小朋友依賴好眼睛,強迫使用弱眼,好讓弱眼的視力發展還原,遮眼看似簡單,其實有大學問。遮眼時間多寡取決於小朋友視力,輕微弱視小朋友一般每天遮兩小時便可,如果嚴重,眼科視光師會跟據覆診結果加長遮眼時間。即使有進步也不能鬆懈,然而過度的遮眼也會導致好眼視力變壞,適得其反,故必須小心處理。

影響視力倒退

這場疫症也增加了眼科視光師對於弱視處理的挑戰,因為於近數月的檢查中,不乏原本康復的弱視小孩視力出現倒退,原因是小朋友經常在家,覺得即使不配戴眼鏡,於家中也能生活如常,便有所鬆懈。也有原本遮眼進度良好的小朋友,因為不能按時覆診,以致好眼反而有弱視的情況出現。

理大護眼(太古)中心李澤賢眼科視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