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壹週》智選品牌大獎 2015

理大護眼十年

守護市民靈魂之窗

前身為香港理工大學附屬機構的理大護眼於 2005 年成立,與香港理工大學關係密切。經過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國際水平綜合護眼中心,服務範圍廣泛,包括全面眼科視光檢查、青光眼檢查、糖尿眼檢查、角膜矯形、兒童視覺訓練等,至今服務人數超過十七萬人。理大護眼能夠有今日的口碑,除了服務專業全面,亦因為有一份為市民守護靈魂之窗的堅持。

理大護眼董事胡志城教授娓娓道出香港的視光市場:「香港因為生活環境狹小以及學童太早讀書,所以近視情況嚴重,比率高達 75%。」

正因如此,香港視光市場可為需求極大。而理大護眼能夠在行業中鶴立雞群,胡教授則認為是因為無論在技術還是服務上都有優勢。在技​​術上,中心不斷率先引入最新的眼科技術,如早年引入角膜矯形術,是一種非手術性矯正視力方案,控制兒童近視加深的速度,至今已幫助逾千名學童,佔了一定的領導地位。

至於近年亦率先從北美引入眼球結構斷層掃描,該技術是新一代的無損診斷技術,利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光學儀器,可檢查,分析眼底組織結構是否正常,尤其針對青光眼、黃斑病變、糖尿上眼等致盲眼疾,令眼科視光師可第一時間取得更準確、客觀的資料,及早轉介治療或病情監察。胡教授談到:「以前很多老人會嫌眼疾的滴藥價錢貴,所以不跟從處方用藥,但用了電子掃描技術之後,讓他們清楚看到不用藥對視覺神經的損害,更正視眼疾的問題。 」

除了技術,中心服務亦有其信心的保證,中心是全港首間獲得 ISO 9001 認證的眼科視光中心,中心所聘請的眼科視光師都是第一部分註冊,可以進行散瞳、做睫狀肌麻醉等較全面檢查。聘用的眼科視光師亦不限於理工大學畢業生,更有由來自海外不同的大學、如美國、新西蘭、澳洲。由於中心很重視持續教育,經常舉行一些學術交流,讓眼科視光師入職後仍能不斷增進眼科視光技術和知識。

口碑是最佳宣傳

在今時今日的消費時代,不少人會認為一件企業有好的服務,亦往往要很強的市場策才可把品牌推廣。而胡教授卻還原基本步,認為口碑就是最佳的市場策略:「我們沒有大品牌的宣傳預算,但我相信從來最好的市場策略就是口碑,過去10年,中心有17人萬應診,超過一半靠口碑而來,這個就是對我們服務的認同。」

事實上,理大護眼過去所堅守的專業定位,的確為其在市場上贏得一個鞏固地位和口碑。胡教授續道「中國消費者一向對香港醫療很有信心,前幾年因為不少內地自由行專程來香港配眼鏡、醫眼疾,所以帶旺香港的眼科視光市場,但近期自由行減少,影響到不少眼鏡店的生意。唯中心因為提供專業服務,而且應診者一般會每年回來檢查,在其獨特、專業性之下,反而不太受市場環境影響。 」當然中心亦很重視把專業服務推廣到社會不同的層面,如曾經到訪超過二百間學校作教育工作,亦會跟企業合作,推廣定期驗眼的重要。

在口碑得到認同之下,理大護眼歷年已得到無數的服務獎項,而對於今次得獎,胡教授談到:「每一次得獎都會很感激同事的服務精神,我覺得無論是一間企業還是一項研究工作,如果不是整個團隊全心全意工作是無法得到成果和認同,這個獎項可以再鼓勵同事在未來做得更好。」

胡教授認為近年在傳媒的廣泛的報導下,香港人對護眼的知識愈來愈強。然而,認為政府仍可進一步領導教育,醫療改革,以改善香港學童近視的情況,他指像新加坡,當地人近視比率跟香港相似,但是政府投入大量的資源,讓當地近視比率近年已經減了百分之五,這方面香港值得借鏡。

香港視光學之父

理大護眼的成功背後,相信不能忽視的是胡志城教授的推動力。胡志城家父為本地老牌眼鏡店創辦人,胡教授年輕時曾赴美加修讀視光學,並畢業於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及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經過多年在歐,美,澳等地教學及研究後,胡志城回到理工大學任職。他在理大工作20多年,創辦視光學課程,一直爭取眼科視光師的專業地位,爭取政府批准長者使用醫療券作驗眼用途等,並長期致力於低視力、近視、對比敏感度和隱形眼鏡等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是眼科視光學界翹楚。胡志城於2011年退休後,更獲理大委任為榮休教授。

而在2015年8月,世界眼科視光學會轄下的管理委員會於哥倫比亞麥德林市頒發傑出服務獎(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給胡志城教授。該獎項為世界眼科視光學會所頒授的個人最高榮譽,表揚胡教授對眼科視光學發展以及在世界各地宣揚眼睛健康和護眼訊息的貢獻。

 

《親子王》藍光利與弊

藍光利與弊

可見光是維持人體各種生理功能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它能提升人類的視覺功能,例如提升視力的立體感、幫助分辨色彩、對比度、調節瞳孔大小,以及有助減慢近視加速度,但來自LED的人工光綫,卻對眼睛有一定的傷害。

好處

  1. 人體需要適量的光(主要來自太陽的藍光)維持生理及心理的運作。
  2. 當中包括調節睡眠及覺醒周期,從而有助維持和調節情緒、記憶和激素的平衡,因此適度接觸日光是需要的。

壞處

  1. 原本藍光主要來源是太陽,但近年另一主要的來源是LED的人工光綫,包括平板電腦、電腦顯示器、智慧型手機熒幕及節能燈等。
  2. 這種藍光是可見光譜的一部分(465nm到495nm),它的穿透力較強,能進入更深層的眼球,並會慢慢累積,更可能破壞黃斑點的細胞。
  3. 研究顯示長期接觸高能量藍光,可增加黃斑病變風險。另有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415nm至455nm的那一部分的藍紫光,可引致視網膜細胞死亡。但並非所有藍光對眼睛都有害。
  4. 藍光還會抑制腦部釋放褪黑激素,如睡前接觸太多藍光,會影響人體晝夜的韻律,尤其藍光對青少年影響更大,易今生理時鐘混亂,導致睡意減低,使人更難入睡,影響睡眠質數,甚至失眠。

不宜過度濾藍光

  1. 有手機軟體推出可濾除藍光的Apps,但如過度濾藍光,不但使熒幕色彩失真及偏黃,長時間下來有可能導致近視加深,對眼睛反而造成負擔。
  2. 防藍光鏡片可分兩類,一種是以染上淡黃色的鏡片來吸收藍光,另一種是用鍍膜鏡片來反射和阻擋部分有害的藍光,並仍然允許好的藍光進入眼球。
  3. 防藍光效果以鍍膜鏡片方案較佳,某些鍍膜防藍光鏡片獲得專利技術,它有三大主要特點:有選擇地過濾有害藍紫光和紫外綫;使有益的可見光,包括藍色、綠松石光穿過;保持了鏡片的透明性與清晰,減少色彩失真。

《親子王》控近視各師各法

控近視各師各法

現時有很多小朋友上小學時已開始戴眼鏡,隨孩子年紀漸長,近視不斷加深,如何控制近視可謂家長甚為關心的事情。

各式方法利與弊

  1. 戴閲讀眼鏡或漸進鏡:閲讀或做功課時,眼睛要像相機一樣作適當調節,自動對焦​​才可保持清晰影像。但過度調節或閲讀時間過長,不但令眼睛容易疲勞,甚至會增加近視的風險。閲讀眼鏡或漸進鏡的作用是閲讀時可舒緩眼睛容易的調節力,減低眼睛疲勞,從而控制近視加深速度。
    好處是安全,不便之處是孩子必須配合,懂得於不同時間更換眼鏡及懂得如何使用漸進鏡。
  2. 角膜矯形術:晚上睡覺時戴上特製硬性隱形眼鏡,以改變角膜孤度控制近視加深。好處是可令近視度數暫時減低,令部分孩子日常生活上有機會不用戴眼鏡上學,做運動也較方便。不便之處是如隱形眼鏡護理不當,有機會造成角膜受損或導致眼睛發炎。
  3. 滴眼藥水(Atropine,亞托品):此乃散瞳劑,一般分短效和長效兩種。短效的藥效持續三至四小時,一般用作檢查視網膜,並無特別副作用。亞托品是一種長效的散瞳劑,視乎濃度而定,藥效可持續數天。有指以亞托品控制兒童近視,可助強制放鬆麻痺的睫狀肌,防止閲讀時眼睛過度調節。
    有些國家如新加坡及台灣的眼科醫生,多會利用亞托品作為控制近視的方法。這方法必須由眼科醫生處方及跟進,曾有研究顯示使用亞托品有效控制近視加深,但弊處是瞳孔長期放大,容易出現畏光現象;看近時會模糊,因而導致閲讀困難,必須戴雙光或漸進眼鏡;長期強制性放鬆睫狀肌,有機會導致日後眼睛不能正常調節;另有機會導致眼睛發紅和過敏。
  4. 維持正確用眼習慣:
    ‧注意正確坐姿,避免過近距離閲讀
    ‧不在過強與過弱的光綫下看書
    ‧不要在震動較大的交通工具上閲讀,也不要躺著看畫、看手機、電腦等
    ‧注意閲讀時間,盡量每三十分鐘休息及看遠處

總結:控制近視方法眾多,應視乎不同小朋友的生活和閱讀習慣,以及實際需要而定。選擇使用哪種方法前,必須先作詳細眼睛檢查。如有疑問:應向視光師或眼科醫生查詢。

《親子王》釐定正常視覺

釐定正常視覺

視覺發展關鍵期在零至八歲,大腦須靠清晰影像刺激,發展良好視力。小朋友若有嚴重的視力問題如斜視、弱視,有機會影響雙眼協調或學習能力。

視力20/20 = 視覺正常?

  1. 視力20/20是指離開驗眼視力表二十呎的地方,看到正常人二十呎應看到的字,屬於標準視力。如孩子有20/60的視力,即一般人於六十呎看到的視力表,他需要站在二十呎位置才能看得清楚。
  2. 擁有視力20/20並不一定代表視覺系統完整無缺,即使孩子做視力檢查,發現沒近視、遠視或散光,亦不等同於學習視覺正常,只表示看遠處有清晰的視力。
  3. 學習過程中約有八成的知識都透過視覺影像獲取,孩子需要良好視覺系統,才可有效接收資訊、理解及運用。

視覺系統的視功能

  1. 視力
    所指的是視覺靈敏及清晰度。如果有度數問題,如近視、遠視及或散光,可透過戴正確度數的鏡片,令影像清晰對焦於視網膜上,矯正視力。
  1. 遠近調節
    人體的眼睛結構中有睫狀肌與品狀體,當要看近時,睫狀肌會收縮,使晶狀體形狀變得更彎曲,讓近距離的影像聚焦在視網膜上。相反,看遠時睫狀肌會自然放鬆,晶狀體就會變得扁平和纖薄。
    在課室抄寫時,眼睛要望遠望近,眼球肌肉要不斷調節。如果調節能力不足,眼睛有可能看黑板時清楚,但看書本時模糊,影響抄寫的速度及出現抄寫錯漏的情況,嚴重影響學習。
  1. 追視功能
    我們閱讀時,眼睛是要橫向移動的。如果這個動作不順暢,可引致看書時跳行跳字或重複看同一行。
  1. 雙眼協調
    雙眼協調能力較弱的小朋友會影響立體視覺發展,即是對距離的判斷力。過大的偏差會令小朋友容易疲勞,難以集中。有些甚至會出現頭痛或疊影等。
    一般常見的成因有內斜視(俗稱「鬥雞眼」)及外斜視,斜視不會隨年紀增長而自動消失,父母應及早帶子女作全面眼科視光檢查及處理。

《親子王》童用控制近視鏡

童用控制近視鏡

據香港理工大學推算,2025年後香港每年有可能新增一萬四千人患深近視,往後患致盲眼疾如青光眼的風險亦大增,家長應及早正視,有需要時可考慮給孩子使用控制近視的鏡片。

控近視鏡原理與應用

  1. 控制近視鏡片是以獨特光學方法控制近視,透過專為兒童特別設計的多焦點鏡片,以配合學童閱讀習慣。
  2. 一般情況為眼睛看遠與看近時使用不同度數,減少看近距離物體時睫狀肌所使用的調節力,避免睫狀肌過度收縮,以減輕調節所需的負荷,從而減緩近視的增加速度。
  3. 研究顯示,漸進多焦點鏡片能夠幫助患有中、低度近視,以及某些隱性斜視兒童,減慢加深近視的速度達38%。
  4. 實際使用效果因人而異,例如如果鏡片使用方法不當,以及長時間近距離過度用眼,近視度數仍然會增加得較快。
  5. 兒童必須積極配合良好的視覺衞生習慣,方可達到控制近視增加的最佳效果。

其他預防方法

  1. 維持良好視覺衞生,包括閲讀時眼睛須距離書本最少30厘米。別躺在牀上或在行駛的車上閲讀。
  2. 勿在光度不足的地方閲讀。使用電子屏幕20至30分鐘,應望遠景物小休20至30秒。眼睛與電腦屏幕保持最少50厘米距離,與平板電腦及智能電話屏幕保持最少40厘米。看電視及電腦時,應亮起燈光。
  3. 日常要有適量戶外活動,以及有充足睡眠,避免眼睛過勞。
  4. 每年最少檢查眼睛一次,有近視而影響學業或生活應驗配眼鏡。

臨牀經驗分享

曾經有位小四女生,因功課繁多,令近視加深速度十分快在2012至2013年期間,近視從300度急升至450度,所以近年已開始配戴兒童近視控制鏡片。驗配了兒童近視控制鏡片後的第一年近視雖仍有加深,但速度已減慢至只增加50度的幅度,第二年更只加深了25度,總括來說,就是在兩年之間近視共加深了75度。

除了鏡片的輔助外,當然亦需要用者的配合,因個案中的女生謹守正確的鏡片應用方法,以及保持良好的視覺衛生習慣,故大大增加了控制效果的幅度。

《親子王》遠視須戴眼鏡?

遠視須戴眼鏡?

不少家長也會安排孩子約於四至六歲時驗眼,驗眼後若小朋友有遠視,有些家長會很詫異和擔心,為什麼孩子也會有遠視?

兒童遠視不足為奇

  1. 大部分零至六歲小朋友也會有遠視,因他們的眼球長度較短,影像會聚焦在視網膜後面,但當眼球慢慢增長,遠視便會慢慢減少。
  2. 輕度遠視患者可自行調節眼睛,視力不太受影響,患有較深遠視的兒童經常需要大幅度地調節焦點來看近距離的事物,這樣則可能要透過戴眼鏡來改善因遠視引起的問題。
  3. 遠視可使用凸透鏡來矯正,度數愈深,景物放大的情況亦會較明顯。

遠視引起之徵狀

  1. 經常眨眼,易感眼睛疲勞,對焦不清,減低對閲讀的興趣。
  2. 嚴重者可能出現頭痛不適或對學習構成影響。

視力檢查須知

  1. 遠視的驗配不能單靠度數來判斷,要同時顧及其他視覺功能。
  2. 建議使用放瞳藥水來放鬆睫狀肌,可更有效檢查其潛在的遠視度數。
  3. 提醒家長,遠視要否戴眼鏡可取決於以下要項:
    ‧有否影響視覺功能、雙眼協調能力或引起弱視題?
    ‧有否出現臨牀徵狀?
    ‧度數會否令眼睛過於困難才可進行正常調節?

真實案例

津津於四歲時檢查眼睛,媽媽發現女兒喜歡偏側一邊看書和寫字,而且閱讀時更會皺眉,好像視力出現了問題。經檢查後,發現她雙眼有明顯不同的度數右邊眼睛是+1.00度遠視,但左邊卻有+4.00度,俗稱為「鴛鴦眼」。

只有+1.00度的眼睛,看遠和近的視力也達到正常水平,相反+4.00度的眼睛則出現弱視情況。是次檢查,視光師為津津驗配了合適眼鏡再配合一些視覺訓練,三個月後的複檢,津津左眼的視力已有明顯改善,而且亦開始發展立體視覺。

????????????

《親子王》小朋友糖尿上眼

小朋友糖尿上眼

港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有醫生指糖尿病友年輕化趨勢,長期高血糖會造成多種併發症,其中一種就是糖尿視網膜病變,俗稱「糖尿上眼」。

徵狀

  1. 糖尿病初期難以察覺,尤其小童不懂表達感受,患者會常感口渴、尿頻、易疲勞及傷口瘉合緩慢。
  2. 糖尿視網膜病變是由於長期高血糖引致視網膜血管受損,如微血管瘤、硬性滲漏、棉絮斑、增生血管和視網膜脫離,這些病變大多於十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出現。早期患者沒特殊症狀,及至後期的常見症狀則包括:視力逐漸模糊、眼前可能出現浮動的黑點等。

預防方法

  1. 控制血糖水平,定期進行體檢。
  2. 確保定期檢查眼睛,以防止發生視網膜病變。
  3. 均衡飲食,多吃不同顏色的蔬果,以及少吃含反式脂肪食物等。

一般療法

  1. 治療與否視乎具體視網膜病變之類型,背景視網膜病變是毋須治療的。
  2. 如果情況惡化至增殖性視網膜病變,並造成血管滲漏。便可能有損視力,那便要接受雷射治療,以消除增生血管,預防眼球內出血。
  3. 視網膜可能演變成玻璃體混濁或視網膜脫落,即須施行手術治療。

真實案例

在英國,有一女孩在十二歲時患上糖尿病,但她沒接受醫生建議良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以及進行注射胰島素治療。五年後,她被發現患有「糖尿上眼」,並需要接受激光治療。假如她當初聽取醫生的意見及提早預防,有可能避免眼睛健康受損。

在外國的病例中,患有先天性糖尿病的小孩,如能依從正確防治指引,普遍很少在一至兩年內引發視網膜病變,研究指出,視網膜病變極少在青春期前發現,而大多青少年患者都不用接受治療。外國醫療組織認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每年接受眼睛檢查,可有效預防「糖尿上眼」。

當中檢查指引為:十一歲以上患者並有糖尿病史兩年、九歲以上患者並有糖尿病史五年者,應按醫生規定,定期驗眼及進行體檢。

《親子王》拆解色弱疑團

拆解色弱疑團

不少人都會把色盲與色弱混為一談,其實兩者分別頗大,而且色盲一般較為罕見。

常見情況

患有色弱的小朋友大多不察覺自己的情況,因此症對其日常生活的影響並不大。色弱是分辨顏色的能力低於正常,在光綫不足、顏色太淺和多種顏色混在一起的情況,小朋友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分別,而覺得它們屬於同一個顏色,例如要分辨淺紅及淺綠或淺紫和淺藍的色彩便可能有困難。

色盲,色弱有分別

色弱有多種類別,大致可分為紅綠色弱和藍黃色弱,以紅綠色弱最為普遍。如果患者完全沒有分辨顏色的能力,不同顏色都認同為一個顏色,只有深淺之分,才可稱為色盲但這情況比較罕有,每一百萬人才有一個患者。

色弱「傳男不傳女」?

  1. 色弱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性色弱主要成因是遺傳。
  2. 每一百名男性約有八名患者,而每二百名女性卻只約有一名患者。

影響職業選擇?

  1. 色弱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並不大,但小朋友將來在某些需要分辨顔色的行業,其受聘機會可能受影響,當中包括警察、消防員、海關、懲教署、入境處、飛機師、藥劑師、化驗人員、油漆工人等職業。
  2.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規定,如飛機師檢測出色盲。飛行申請將會受到限制,比如禁止夜間飛行,禁止作根據有色的信號飛行等,但這些限制只意味色盲飛行員不能進行商業飛行。

矯正途徑

  1. 雖然色弱不能使用藥物或手術根治,但可以透過色弱矯正鏡提高對顏色的辨別能力。
  2. 色弱矯正鏡可分隱形眼鏡和普通眼鏡兩種,以隱形眼鏡的隱私度較好。矯正鏡片表面有特殊顏色,大腦通可過對比兩眼所見物象的色差,而達到分辨紅,綠色彩的效果。

家長角色

  1. 若家長發現子女患上色弱,首先不應自責。
  2. 應該鼓勵子女積極面對,通知學校導師從旁指導,以鞏固他們的自信心。

《親子王》早治外斜視

早治外斜視

外斜視是指左右眼睛視軸開,其中一隻有問題的眼睛向外轉。影像無法投射在左右眼相同區域,造成重影或複視,或外斜視眼睛視力受到抑制,剩下單眼視覺。

按特性分類

  1. 出現的時間/頻率:可分為顯性外斜視、隱性外斜視及間歇性外斜視。
  2. 視物/對焦的距離:外斜視只出現於看遠時、或看近時或任何距離。
  3. 外斜視幅度:當患者觀望不同方向時,外斜幅度一般是相若的,亦有部分會隨視角改變而有顯著不同。
  4. 出現的年紀:半歲至一歲前發現可定為先天或遺傳性,較年長或成年後出現可定為後天或繼發性。

徵狀

  1. 外觀上,眼睛左右不協調,問題眼睛向外傾斜,失去焦點,予人不集中及留心的感覺。
  2. 顯性外斜視的問題眼睛影像受抑制,功能衰退,形成弱視或懶惰眼,缺乏雙眼視覺,立體感欠奉。
  3. 隱性及間歇性外斜視常有眼睛疲勞、閲讀困難、頭痛、間歇性視模糊,甚至重影或複視;亦有部分患者會畏光,瞇眼或合上一隻眼睛或單眼視物及立體感欠佳。
  4. 頭部經常傾側,維持特定角度以減少重影或複視的影響。
  5. 間歇性外斜視常出現於患者精神欠佳,集中力不足的時候,例如生病、疲倦、遠眺天空等。

成因

控制每隻眼球活動的眼肌肉失衡。連接眼睛與大腦的神經綫出現問題,使神經信息不能順利傳遞眼球不能正常運動。先天性眼疾如白內障、視神經退化、眼瞼下垂等造成弱視及外斜視。左右眼睛的度數相差太大,難以合成單一影像,令度數較大的眼睛般視力較差,對焦較弱,因而形成外斜視。

矯正

  1. 戴合適的眼鏡,糾正度數問題。戴特製稜鏡,幫助雙眼影像融合。
  2. 矯正弱視,進行連串針對性視覺訓練,引導雙眼逐漸回復正常的協調與合作狀態。有需要時以外科手術將眼睛拉正。

家長注意事項

除觀察眼睛的外觀有否外斜視出現,應留意子女平時的視物習慣。有沒有側頭、瞇眼等現象。若需要進行視覺訓練,便應堅持到底,切勿半途而廢。無論有沒有斜視問題,均應鼓勵子女多進行球類運動,提升雙眼協調、追視、變焦、手眼協調的能力。定期檢查眼睛確保發育正常。

《親子王》慎察兒童眼癌

慎察兒童眼癌

兒童眼癌是指眼睛任何一個部位出現惡性的腫瘤,其中包括眼球、視網膜、眼瞼、眼窩或眼眶周圍的組織和皮膚。

成因

  1. 癌症乃細胞的一種病變,當基因出現問題令細胞新陳代謝失衡,便會不停繁殖,成為「腫瘤」,而惡性的腫瘤便是癌。
  2. 兒童眼癌中最常見的主要有兩種:視網膜母細胞瘤及髓質上皮瘤,前者屬於遺傳的,它源於視網膜的細胞,一般影響五歲以下的兒童。患者可能有斜視或瞳孔出現異樣。化療可用於治療這種類型的癌症。
  3. 髓質上皮瘤通常不會擴散,因此可利用局部切除或摘除整個眼球來醫治。因視網膜母細胞瘤較常見,故以下主要討論這種眼癌。

簡易辨識

  1. 若仔細檢査所拍的照片,健康眼睛的瞳孔反射出相機閃光燈的顏色應足橙紅色的(所謂紅眼),而患者眼睛的瞳孔則反射出白色或淡黃色。部發患者瞳孔大小和形狀更有異常變化。這種癌症最常發生於兒童和嬰兒身上,可簡單從孩子的照片察覺得到。
  2. 家族病史有助評估患癌症的風險。
  3. 避免延誤診治,於症狀嚴重時才求診,會降低治瘉率。早期確診及治療,更可減低使用入侵性治療的需要

如何預防?

  1. 保持免疫系統健康,包括健康飲食習慣和達當運動
  2. 盡量別長時問暴露在紫外綫下
  3. 佩戴合規格至少可阻隔99%紫外綫的太陽眼鏡
  4. 防止眼睛接觸有害化學物和致癌物質

視光師忠告

許多人認為兒童擁有清晰的視力是理所當然的,直到他們的視力衰退,甚至可能失去視力,家長才察覺一直忽略了孩子的眼睛健康。愈早發現視力問題,能治瘉的機率必然愈高,亦可大大降低治療的後遺症,這雖為老生常談,可惜部分家長仍將之輕視。

定期的眼睛全面檢查是確保維持良好視力的方法,建議家長如對有關問題存疑,應最快諮詢眼科視光師或眼科專科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