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親子 – 嬰幼兒健康》小朋友近視年年加深要換眼鏡?3大控制近視加深方法

(Chinese Version Only)

香港一向是近視比率較高的地區之一,再加上早兩年來疫情的影響,有一大段日子學童需要留在家中上課,令小朋友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加,同時戶外活動時間減少,令到近視加深問題雪上加霜。

現時我們有不同的方法去控制近視加深,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種是以藥物控制 ;第二種是配戴隱形眼鏡;第三種是配戴特別設計的眼鏡鏡片,各種方法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方法1:藥物控制

藥物控制方面,主要是用阿托品眼藥水,控制近視的功效要視乎眼藥水的濃度而定,濃度越高效果越顯著,但出現副作用的機會亦會相應增加。常見的副作用是瞳孔放大、畏光和調節力減弱(引致看近物時不清)。現時主流應用濃度是0.01% 或0.05%,減慢加深的效果以香港的硏究數據分別是27.7% 和 64.5%。

 

方法2:配戴隱形眼鏡

隱形眼鏡方面,可以簡單分為硬性和軟性鏡片兩種。硬性隱形眼鏡即是角膜矯形鏡片 (Orthokeratology),小孩只需在晚間睡覺時戴上,大部份人日間無需配戴眼鏡。而軟性隱形眼鏡是特別設計的即棄鏡片,孩子會在日間時戴上,直至中午至晚上時除下,換回眼鏡,跟大人配戴隱形眼鏡的模式相近。隱形眼鏡控制近視加深的成效介乎40 – 60 % 左右。

 

方法3:配戴特別設計的眼鏡鏡片

至於特別設計的眼鏡鏡片,現今較多採用的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系硏發的以「多區正向光學離焦」(Defocus Incorporated Multiple Segments)概念做成鏡片,小朋友只需日常戴上眼鏡便可。眼鏡鏡片的好處是控制近視效果良好(平均減慢加深50%左右),而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但對於好動的小朋友,戴眼鏡始終會帶來不便。

 

可惜即使現在有多種方法去控制近視加深,但有部份的小朋友儘管已經嘗試不同的方案,仍然無法把近視控制好,那麼如果兩種方法同時使用,是否會有相加的效果?

 

近年來硏究人員便嘗試結合藥物和角膜矯形鏡片兩種方案,看看是否能加強控制的成效,結果是正面的。硏究發現單單0.01%阿托品眼藥水的控制效果並未如理想,但較低的濃度副作用會較小,如果滴用眼藥水的同時再加上角膜矯形鏡片,控制的能力與滴用較高濃度的藥水相若。但為何兩者相加會有協同作用?有學者估計阿托品眼藥水會輕微把瞳孔放大,能加強角膜矯形鏡周邊離焦 (Peripheral Defocus) 的作用,事實是否如此仍然有待證實。

 

這樣的結果可以為持續加深的小朋友帶來多一種選擇,至於其他的方式,例如滴用眼藥水再配戴光學離焦鏡片是否有相輔相成的效用,暫時未有相關的硏究數字,希望將來的科硏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好消息吧!

資料提供:周國輝 / 理大護眼(太古)中心眼科視光師

泳池戲水隱憂

(Chinese Version Only)

不論是私人還是公眾的,室內還是室外,到游泳池暢泳是炎夏一大樂事。你可能見過池邊貼有「不准奔跑」、「不准跳水」等關於公眾安全的告示牌,但關於眼睛安全的事宜也不可忽視。

泳池是多人共用的設施,必須消毒使用,最常用的泳池消毒劑是臭氧和氯。其中氯的毒素雖然低,在自然環境中也容易分解,但如長時間接觸眼睛仍會容易引致眼紅、痕癢、痛楚等不適感。

泳池消毒劑雖能消滅大部份有害微生物,但部分細菌和病毒,例如腺病毒,仍能存活於水中,如接觸眼睛可引致結膜炎(俗稱紅眼症)。結膜炎一般可於一至兩星期自我痊癒,但游泳時如果眼角膜有損傷,便可能受感染發炎,造成劇痛甚至留下疤痕。

我們眼睛表面淚液並非全是水份;最表面有一層油脂層用來減低淚水蒸發,而底層的蛋白層用以加強淚液的黏附性,直接接觸池水會破壞淚水的穩定性,即使上水後好一陣子仍會乾澀不適。

泳池水的鹽份濃度遠比我們身體低,長時間讓眼睛接觸會讓泳池水「倒灌」進入角膜,令角膜水腫,視力模糊。

患有屈光不正(如近視,散光等)的泳者有時為了能看清楚而只佩戴隱形眼鏡游泳,以為盡量把頭定在水面或潛水時緊閉雙目便沒有問題,但其實游泳時水花四濺,泳池水多少會濺進眼睛,而當中的氯水和細菌吸附在鏡片內,加劇角膜水腫和感染風險。所以游泳時應該佩戴有屈光度數泳鏡。

如果因為深散光,嚴重鴛鴦眼等問題而無法購買合適的泳鏡,逼不得已要戴著隱形眼鏡游泳的話,便應確保泳鏡在游泳期間全程佩戴穩妥和密閉,避免池水滲入,並在除下泳鏡後馬上脫下隱形眼鏡。

游泳完結上水後,可以滴人工淚液,沖走泳池水裏的氯水和細菌,讓淚液盡快回復其穩定狀態,平衡眼角膜裏的鹽分濃度,讓眼角膜水腫盡快消退。

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愉快的游泳體驗,如遇眼睛不適,或剛做完手術,應暫時避免游泳。游泳時緊記要佩戴泳鏡。如有泳後不適或有疑問,應詢問眼科視光師或眼科醫生。

理大護眼(銅鑼灣)中心利柏建 眼科視光師

 

本人50歲, 配眼鏡時視光師 (於台灣旅行時)發現 一隻眼有遠視一隻眼有近視, 想查詢 應如何正確配眼鏡度數?

建議接受全面眼科視光檢查, 當中包括放瞳檢查,透過放瞳劑能放鬆睫狀肌以更準確檢查屈光度數。同時,眼科視光師亦會根據閣下實際眼睛狀況及透過問診了解清楚佩帶者需要,生活作息習慣等各方面作出判斷及建議。

隱形視力小偷 慢性青光眼年輕化不容忽視

(Chinese Version Only)

慢性青光眼是一種因視神經受損而造成視力喪失的慢性眼疾,在早期只會導致周邊視力損失,沒有明顯的病,一般視力檢查亦難以發現早期青光眼。過往普遍視較年長人士為高危因素,但近年研究發現似乎有年輕化的趨勢,情況值得令人關注。

慢性青光眼的主要成因是眼壓升高令視神經受壓,高風險因素包括:

  1. 家族遺傳史
  2. 近視(600度或以上或眼軸長度達26毫米或以上)
  3. 長期使用類固醇
  4. 長期病患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5. 40歲或以上人士

但近年發現很多慢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壓都處於正常的水平(即10-21mmHg 內),同時亦有年輕化的趨勢出現,有可能跟深近視更普及有關。這類「正常眼壓“」青光眼需要詳細的檢查才能察覺,建議有以上高危因素人士需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眼睛檢查。

以下列出一般青光眼相關的檢查:

  1. 詳細問症,包括常見眼疾的高危因素
  2. 視覺及屈光度數檢查
  3. 眼壓檢查
  4. 眼睛外部檢查,如前房角檢查
  5. 眼底檢查,如視神經盤檢查

如發現任何高危因素或有跡象有早期青光眼的可能,眼科視光師或眼科專科醫生可能會建議作進一步的針對性檢查,包括視神經掃描及視野檢查等以診斷應診者是否有青光眼的問題。

視神經掃描

  • 以光學斷層掃描的技術對眼睛作出高解像度的橫切面掃描
  • 在懷疑有青光眼的病人可以用作掃描視神經盤結構﹑視神經厚度及角膜厚度等
  • 能在數秒內獲得準確數據
  • 但檢查結果較容易受白內障,深度近視等等影響

視野檢查分析

  • 檢查眼睛中心及周邊視野感光反應
  • 測試時需把其中一隻眼睛遮蓋上
  • 應診者需一直注視著中央的目標並且同時感覺在中央及周邊視野閃動的光點,並按下手制以作反應
  • 需依靠應診者反應的準確度及注視著中央目標的穩定性
  • 時間大多長達3-5分鐘或更長
  • 或需要反覆測試以確保結果準確

個案分享

一位二十八歲的客人因眼乾而到中心進行全面眼科視光檢查,在檢查後發現雖然眼壓在正常範圍之內,但可能因有家族遺傳史及深近視的關係,在檢查後發現已有早期青光眼的症狀出現,包括視神經受損及出現視野範圍收窄變暗等,需轉介眼科專科,長期使用降眼壓眼藥水控制病情。

鑑於慢性青光眼沒有明顯的病癥,定期全面眼睛檢查能及早發現慢性青光眼,是處理慢性青光眼的關鍵所在,加上配合視神經掃描及視野檢查的結果加以分析,能令青光眼的診斷更為準確。

理大護眼(太古)中心梁志榮眼科視光師

《明周》曬太陽可以抑制近視

(Chinese Version Only)

 

曬太陽可以抑制近視

 

都市人長期面對電腦、手機,用眼過度已成常態。香港有將近一半的人患有近視,眼乾、痕癢等症狀也常常被忽視。視光師為大家解答常見眼部問題,保護精靈眼!

 

疫情下,上網課、在家辦公成為常態,不少人面對屏幕的時間延長,近視度數加深成為普遍現象。造成近視是因為眼球過長,令遠方影像聚焦於視網膜之前,看不清楚遠物,眼前的影像也變得模糊。

 

不少研究發現,多在戶外活動曬太陽可以減緩近視加深。「因為曬太陽可能會令瞳孔縮小,增加景深、或增加多巴胺水平,從而控制近視。」視光師馬志傑認為眼睛也需要適當光線,建議大眾改變足不出戶的生活習慣,讓眼睛得到適時的放鬆休息。

 

然而過多的紫外線也會造成眼睛傷害,所以眼睛防曬不容忽視。「眼睛長時間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會造成不適感,長遠甚至引發白內障、黃斑病變等問題。」馬志傑指出眼部造成的傷害會逐漸累積,症狀在短期內未必會顯現,所以戴太陽眼鏡、帽子等方法防曬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而在猛烈的陽光下看屏幕更是大忌。

 

20-20-20護眼法則

通常六至十二歲的孩子近視度數最易加深,到了二十四歲左右度數便開始趨向穩定。因此在近視加深的關鍵期,視光師建議家長應有良好的引導:減少看電子屏幕的時間;奉行20-20-20法則,每近距離使用電子產品或閱讀20分鐘,就看看20呎以外的地方20秒;保持充足光線和適當的閱讀距離;每天參加戶外活動至少40分鐘。而坊間對於處理近視存在不少迷思,例如將配鏡度數降低,視光師指出當眼睛度數不適合,反而更易造成視力模糊,加速近視加深。

 

多眨眼舒緩眼乾

對於多用電子屏幕的上班一族,長期專心用眼令眨眼次數減少,也會出現眼乾、痕癢等症狀。因為眼睛表面有一層淚膜,覆蓋在眼角膜及結膜上,形成一層濕潤保護膜,維持眼睛表面健康,而淚膜中任何一層分泌不足或分佈不均勻,均可能造成「乾眼症」。馬志傑提醒面對眼乾或痕癢等症狀盡量不要用手搓,「多眨眼或使用人造淚水也有助於緩解眼睛疲勞。」

 

看綠色就能抑制近視嗎?

因為綠色的光波波長較短,人的眼睛在看綠色物件時,睫狀肌和水晶體處於較為放鬆的狀態。坊間有些人會將電子屏幕調成綠色,或在桌面上擺放綠色植物,藉此抑制近視。但其實沒有研究證實綠色本身可以保護視力,反而要靠向遠處看景物,奉行20-20-20法則,從而幫助放鬆睫狀肌,抑制近視。

 

註冊視光師 馬志傑

理大護眼(銅鑼灣)中心眼科視光師(第I部份註冊)

眼一毛倒生, 吉眼, 要撤底清除, 是否一定要做激光? 請問還有沒有其它治本又安全的方法? 大概收費?

本中心沒有提供激光或手術等治療方法。

如只有少許睫毛倒生,可用鉗拔除睫毛,但建議找眼科視光師或醫護人員進行,以防傷及眼睛。不過新睫毛隔一段時間會再長出,因此需要定期拔除,而且新睫毛可能會較短小及變硬,更容易擦傷眼睛。

如情況嚴重,獲醫生建議後可考慮以電灼,激光或手術治療。每名患者的情況及成因各有不同,故應徵詢眼科視光師或眼科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