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王》先天性視網膜病變

先天性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退化性病變包括先天性黃斑病變及視網膜色素病變等,這些罕見的疾病均有基因遺傳的成分,一般在青少年時期已逐漸開始出現病徵,之後病情持續惡化。發展速度和視覺受損程度因人而異,大部分患者終身視覺會嚴重受損。

先天性黃斑病變徵狀:

  1. 先天性黃斑病變患者一般在二十歲前出現病徵,檢查眼睛時視網膜黃斑區會新增一些形狀不規則的黃白斑點。
  2. 患者中央視力下降,週邊視力不受影響,病徵跟老年性黃斑病變相若。視力一般無法透過眼鏡加以矯正,分辨顏色能力也減弱。若父母兩方的某一對染色體中均帶有個致病基因,他們的子女有25%機會染病。

治療方法:

  1. 目前尚未有有效的醫治方法,醫學界正查找其致病基因,希望將來可透過基因療法或幹細胞移植作醫治。
  2. 患者可利用低視能儀器輔助及接受行動導向訓練,克服因眼疾給生活帶來的障礙。

視網膜色素病變徵狀:

  1. 由於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或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出現異常或死亡,使患者視覺功能逐漸下降。許多患者的眼睛外觀無異,但放大瞳孔時視網膜會出現許多骨針狀的色素斑點,視網膜血管縮小,視乳頭變白呈蠟黃色等。
  2. 夜盲是多數視網膜色素病變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其後慢慢出現週邊視野收窄、對物件的光暗對比和顏色分辨能力逐漸喪失。多數患者最終出現管狀視野,感覺如從隧道中看出去的景物一般狹窄。因此患者也許能閱讀籍,看到路牌,但卻看不到附近的障礙物,經常會撞到身旁物品。

治療方法:

  1. 目前尚未研究出有效療法,現有藥物最多只能延緩病情惡化速度。
  2. 佩戴特有的康寧濾光鏡片可減少畏光,增加視物對比度,改善眼睛對光綫敏感的問題。

真實個案分享

臨牀上不會經常接觸到先天性視網膜退化性病變的個案,但每次遇上都令筆者印象特別深刻,記得之前有一位小學生因為有高度數的散光,從小一開始已有定期進行眼睛檢查,度數和視力一直保持穩定良好。可是在小五那年的放瞳檢查中,發現他的雙眼視網膜出現了很多骨針狀的色素斑點需要轉介眼科醫生再作進一步視檢。最後診斷為早期視網膜色素病變,醫生建議定期覆診觀察病情。

另外,他家中的成員也有前來做全面的眼睛檢查,以確保沒有患上此症,幸好沒有其他家人出現類似的症狀。

感覺眼皮上蓋有嘢頂住隻眼,三星期前去咗睇眼科佢話發炎,但我用左三個星期眼藥水但仲感覺到眼皮上有野頂住,但係帶隱形眼鏡就唔會有呢個感覺,所以我肯定係眼皮上個上蓋,成個月都只係帶左兩次隱形眼鏡隱形眼鏡已經停止使用,但三星期都唔見有好嘅轉變。但頂住個位冇痛,之前去睇醫生之前係有少少覺得眼睛頂住痛嘅感覺,現在應怎樣處理?

如有發炎情況,建議咨詢眼科醫生團體意見。

《親子王》飲食與良好視力

飲食與良好視力

現代人愈來愈注重飲食,健康飲食對眼睛也十分重要,尤其小朋友如有偏食問題,更令家長非常頭痛,以下均為眼睛必須的營養要素。

維他命A
維他命A是眼睛不可缺少的營養要素,事實上有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正因為缺乏維他命A而引至失明。當人體吸收維他命A後,經血液傳送到視網膜,轉化成為視紫紅質(Rhodopsin)。在晚間沒有日光或燈光的時候,我們的眼睛主要接收的是藍綠色的光綫,而視紫紅質能有效吸收藍綠光綫,是維持黑暗中夜視能力的重要元素。如缺乏維他命A,可能會引致夜盲症、結膜和角膜乾燥。

食物來源:

吸收維他命A的途徑有很多,由於它是脂溶性能儲存在肝臟,因此動物的肝臟含豐富他命A。另外紅蘿蔔、牛油果、木瓜、肉類和甘薯等亦含大量維他命A。如果家長擔心小朋友吸收維他命A不足,可以選擇一些補充食品,例如魚肝油或魚油丸,但要注意不可過量攝取維他命A,因為過量維他命A會積聚在肝臟,可能會引起中毒。

葉黃素(Lutein)及玉米黃素(Zeaxanthin)
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屬於胡蘿蔔素,眼睛吸收後主要集中存在於視網膜的黃斑點,黃斑點是我們視網膜內非常重要的部位,負責中央視力及顏色視覺,如黃斑點出現退化或病變,會令中央視力受損,看直綫時會出現變形彎曲,閲讀及辨認力均出現困難,嚴重時視覺中央部分會逐漸形成盲點。日常我們的眼睛接收很多紫外綫及高能量的藍光,葉黃素及玉米黃素便會負責過濾有害的光綫,保護黃斑點免受傷害,同時亦可減低患上白內障的風險。

食物來源:

研究顯示,如果多吃含有葉黃素的食物,可以預防黃班點病變。如果想攝取葉黃素,可多進食含豐富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食物,例如甘藍菜、西蘭花、菠菜、番茄、紅蘿蔔、蛋類、粟米、青豆及杞子等。
除了以上提及的,還有很多其他的食物對眼睛有益處,例如藍莓、番茄、銀杏和葡萄,都含有強力的抗氧化物,可保護眼睛減少受自由基的傷害,但是沒有研究可證明飲食能預防近視或減慢近視加深的速度。

諮詢專家意見
以上提及的是一些護眼食物的小知識,只能作參考之用,詳細的飲食餐單及應用,應請教註冊營養師。除了健康飲食,定期約見眼科視光師作全面眼科視光檢查,才是正確護眼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