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親子 – 嬰幼兒健康》看東西模糊就是近視?小心誤配眼鏡!全面檢查辨別小朋友真假近視

(Chinese Version Only)

長期使用電子產品、不良的用眼習慣等,導致香港兒童近視比率高。不過有時候視力模糊未必就是近視,長時間看近物也會令眼睛一時無法調節變焦,令影像變得模糊不清,出現「假近視」。因此需要進行全面的眼睛檢查,更準確辨別孩子的近視情況,避免因為誤判而為孩子配了度數過深的眼睛,弄假成真,影響小孩視力發展。

近視的成因

物體反射的光線會經過角膜、晶體等不同結構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而近視是由於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導致糢糊的影像在視網膜上產生,而近視的形成取決於角膜弧度、晶體折射力及眼軸長度。

何為假近視

假近視是因長時間近距離視物,導致睫狀肌過份收縮,令晶體過分聚焦,因此看遠時暫時無法調節變焦,光線同樣聚焦在視網膜前,導致視力糢糊,形同真近視。由於孩童調節力較成年人強,因此出現假近視的機會較高。

散瞳檢查辨別真假近視

散瞳是指使用睫狀肌鬆弛劑令瞳孔放大及令睫狀肌鬆弛,放鬆調節力。而通過比較散瞳放鬆前後的近視度數,從而判斷是否存在假近視。若放鬆後的度數比放鬆前淺,則代表有假近視的情況。眼科視光師亦會比對度數矯正前後的視力、角膜弧度、眼軸長度,多角度驗證孩童的近視情況,增加真假近視判斷的準確性。

誤配眼鏡影響視力發展

誤配過深度數的眼鏡對小朋友眼睛的成長的影響可大可小。度數過深的眼鏡不但令小朋友難以適應配戴眼鏡,拖延了矯正視力的時機,長期配戴更可加劇睫狀肌的過度收縮,刺激眼軸增長,最終弄假成真,令近視加深。

一般而言,家長難以只靠觀察去辨別近視的真假。若子女出現視力矇糊的表現,例如側頭、矇起眼睛、近距離觀看事物等,便應安排眼科視光師為子女進行全面眼睛檢查,利用散瞳檢查清楚眼睛度數及結構健康,增加檢查的準確性。即使子女沒有表現任何異狀,亦應該為小朋友安排每年進行全面眼睛檢查,及早發現潛在問題,加以處理,確保眼睛及視覺系統的正常發展,令小朋友可以清晰地探索世界,健康成長。

預防近視小貼士

  • 在近距離工作、學習、玩樂時,注意正確的坐姿及適當的距離
  • 小心避免過度用眼,建議每20至30分鐘的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後,望遠休息1至2分鐘,令緊繃的睫狀肌得以放鬆。

資料提供:徐民諾 / 理大護眼(荃灣)中心眼科視光師

https://www.eugenebaby.com/articleList/%E8%82%B2%E5%85%92%E8%B3%87%E8%A8%8A/%E5%AC%B0%E5%B9%BC%E5%85%92%E5%81%A5%E5%BA%B7

福斯氏角膜內皮失養症

(Chinese Version Only)

一位63歲的女士,近兩個月感到視力模糊,即使佩戴了最近驗配的眼鏡,也需要非常專注才能看清細節。她有時也會感到畏光,尤其早上症狀更為明顯,預約作詳細檢查。

當日下午的視力檢查中,病人仍勉強能表現出接近正常的視力,而眼鏡度數並沒有明顯改變。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結果在裂隙燈檢查中發現了福斯氏角膜內皮失養症 (Fuch’s Endothelial Dystrophy) 的徵狀。

福斯氏角膜內皮失養症

這種病症主要導致角膜內皮細胞數量減少,進而影響內皮細胞維持角膜水分穩定的功能。隨著病情發展,角膜可能因水腫而變得混濁,從而影響視力。

風險因素

大部分患者的病因未明,但以下風險因素可能增加患病機會:

  1. 年齡:隨著年紀增長,角膜內皮細胞密度逐漸降低,因此中老年人較易患病。
  2. 性別:研究顯示,女性患病比例高於男性。
  3. 吸煙習慣:吸煙會減少眼部組織中的抗氧化物質,增加自由基含量,加速角膜內皮細胞凋亡。
  4. 遺傳:少部分患者具有家族病史,該疾病可能與顯性遺傳有關。

患者症狀

大部分患者在病症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以下視力影響:

  • 視力模糊:特別在低對比度環境下(例如閱讀淺色字體或光線不足時)更為明顯。
  • 光暈及眩光:角膜水腫會導致光線散射(眩光),或在凝視光源時出現光環(光暈)。
  • 異物感或疼痛:隨病情發展,角膜上皮可能產生水泡 (Bullae)。若水泡破裂,會引起疼痛。

上述症狀通常在早上或潮濕環境中較為明顯,下午或乾燥環境中可能有所改善。但隨著時間推移,福斯氏角膜內皮失養症會導致視力逐漸下降,最終變得持續模糊。

臨床診斷

眼科視光師通常會在全面眼科視光檢查中使用裂隙燈觀察角膜內皮失養症的徵狀,包括:

  1. 滴狀角膜 (Corneal Guttata):由異常內皮細胞分泌的積聚物。
  2. 凹凸不平的內皮細胞:呈現類似敲擊過的金屬表面樣 (“Beaten-metal” Endothelium)。
  3. 角膜水腫:角膜呈現白色混濁。

如有需要,會轉介眼科作進一步檢查如角膜內皮細胞分析 (Specular Microscopy)、角膜厚度分析 (Pachymetry) 及眼前段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Anterior Segment OCT),更能確定及跟進病情。

處理方法

在病症初期,若患者沒有疼痛症狀,一般建議採用保守方法減少角膜水腫,患者可在早上:

  • 使用乾風機,在一隻手的距離內緩緩吹向眼睛。
  • 調校車輛冷氣角度吹向眼睛。
  • 使用醫生處方的5%濃度眼用鹽水或眼藥膏。

若患者出現疼痛症狀,可能是因上皮水泡破裂,視乎情況轉介醫生處方:

  • 角膜繃帶鏡 (Bandage Contact Lens):減少眼瞼和角膜的摩擦,緩解疼痛。
  • 抗生素藥膏:減少上皮水泡破裂後的感染風險。

若病情持續惡化,則可能需要眼科醫生進行角膜移植手術。

總結

本文案例中的女士經檢查後被轉介至眼科醫生作跟進,診斷為初期的福斯氏角膜內皮失養症。眼科醫生建議她採用保守處理方法,並每年進行定期檢查。

福斯氏角膜內皮失養症難以根據症狀自行診斷,因此若有懷疑,應諮詢眼科視光師或眼科醫生,並定期進行全面眼科檢查。

 

理大護眼(荃灣)中心劉孜晉眼科視光師

 

參考資料

Salmon, J. F. (2025) Kanski’s Clinical Ophthalmology: A Systematic Approach (10th Edition). Elsevier Limited.

Zhang, X., Igo, R. P., Fondran, J., Mootha, V. V., Oliva, M., Hammersmith, K., … & Iyengar, S. K. (2013). Association of smoking and other risk factors with Fuchs’ endothelial corneal dystrophy severity and corneal thickness.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54(8), 5829-5835.

兒童近視控制關鍵:為何眼軸長度不可忽視?

(Chinese Version Only)

兒童近視發展一直是困擾眾多家長的問題,生活習慣如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和缺乏戶外活動等令兒童近視加深問題日益嚴重。在控制兒童近視發展中,「眼軸長度」扮演著關鍵角色。眼軸長度是指眼球前端到視網膜的距離,近視形成及加深主要原因是眼睛生長得太長,眼軸越長,近視度數越深,眼睛的健康風險也越大。

為什麼眼軸長度如此重要?

控制近視度數固然重要,但眼軸長度才是決定近視嚴重程度和未來患上眼疾風險的關鍵指標。當眼軸過長時,眼球內部結構會被拉扯變薄,增加視網膜脫落、黃斑病變、青光眼等嚴重眼病的風險。研究顯示,眼軸長度超過26毫米者(一般介定為深近視),往後患上嚴重眼疾的機率會明顯提高。因此,及早監測和控制眼軸長度增長是預防高度近視及其併發症的關鍵。

如何有效預防或控制兒童近視加深?

  •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天至少2小時的戶外活動。
  • 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避免連續使用電子產品,每使用電子屏幕20分鐘,就應該遠眺20英尺(約6公尺)外的景物至少20秒。
  • 專業近視控制措施:經專業評估後考慮特殊設計的多焦點眼鏡﹑角膜矯形鏡(OK鏡)、每日即棄近視控制隱形眼鏡、由醫生處方的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等。
  • 定期眼科檢查:透過眼軸長度測量,及時調整兒控方案,達到最佳控制效果。

眼軸長度是近視控制中重要的指標,家長應及早帶小孩進行定期眼科檢查以及早發現或控制近視加深,降低未來小孩患上嚴重眼疾的風險。

理大護眼(太古)中心梁志榮眼科視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