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王-健康童年》兒童壞眼習慣

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約百分之八十的知識是透過視像吸收,小朋友需要一個良好的視覺系統,才可有效接收資訊、理解及運用。時常會聽到家長勸小朋友要好好保護眼睛,別弄壞雙眼。究竟是否真的會「弄壞」?

視物距離過近

最常聽到家長説,讀畫寫字時太近(趴住做功課)會變近視,這也是有可能的,要知道物件放得愈近眼睛,眼睛便要用更大的調節力才看得清晰,長時間過度用力調節,眼球拉長的機會便愈高,增加深近視的機會。

環境光綫不足

充足的光綫下,瞳孔會收縮,景深會增加,特別是看近的東西時,可減少調節幅度,舒緩睫狀肌的負擔。相反,光綫不足下,調節幅度相對曾提高,睫狀肌的負擔也相對提高,亦有機會增加加深近視的可能。

過度用眼忽略休息

學童每天溫習功課時間長,有時候會忘記讓眼睛休息,再加上手提電子產品的普及,小朋友一放下書本便連忙玩電子產品,眼睛沒時間休息,跟上述的情況一樣,會增加近視的機會。

缺少戶外活動

香港居住環境跟西方國家相比較為狹窄,加上功課繁多,小朋友眼睛很大機會過度用神,而缺乏可讓眼睛放鬆的機會,如多作戶外活動。有研究指出,若小朋友缺乏戶外活動,變近視或近視增長的速度會較有充足戶外活動的小朋友高。

用手捽眼易傷眼

如出現其他眼睛問題,也可能跟以下的生活習慣有關,如經常用力用手捽眼有機會令散光增加。要知道散光是跟眼球眼角膜形狀有關,經常捽眼會令角膜形狀改變,散光便有機會出現或增加。再者,用手捽眼更有可能弄傷眼睛,增加感染發炎的機會。

個案分享

曾有一名七歲男孩,在四歲初次驗眼已開始有近視,需要佩戴眼鏡。其後可能由於愛好閱讀及喜歡玩手提電話,五歲時近視度數已增加了一百度,上了小學,功課開始多,幾個效應加起來,於六歲時已有三百度近視。

之後經眼科視光師提醒,調整生活習慣及少用電子產品後,再加上注重戶外活動,到了六至七歲時期間,近視增長開始放緩,那年只增加了二十五度。可見生活習慣對近視度數的重要性。

《Classroom – 醫療保健》眼睛也會過度活躍或失調?

小朋友要有良好的視覺系統,除了度數及視力外,眼睛遠近的調節能力也是十分重要。調節能力是眼睛對焦(focus)的能力,眼睛的睫狀肌是負責對焦。當眼睛望遠處時睫狀肌會放鬆,而望近處時會用力調節。

有調節能力問題的小朋友主要有以下的可能性:

  1. 調節能力過度活躍
    小朋友的睫狀肌很有力,有些小朋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睫狀肌不能放鬆,令小朋友的遠視力受影響,誤以為有近視。
  2. 調節能力不足(或不穩定)的症狀:
    睫狀肌對焦有困難或睫狀肌力度不足,令小朋友近視力受影響,容易感到疲勞,症狀與老花相似。小朋友閱讀時會感到糢糊,他們會不斷改變閱讀距離,集中力不足,以及在辨認字體畫數會有困難。
  3. 焦點轉移效率
    除了調節能力的幅度外,遠近調節的轉移效率也是十分重要。因為小朋友上課時抄黑板時需要不斷將焦點由遠至近或近至遠轉移。如果遠近調節轉換時需要較長時間對焦便代表調節能力的轉移效率出現問題。而症狀會包括轉焦點時會先感到糢糊然後慢慢才變清,以及抄寫緩慢,容易有錯,和反應比較遲緩。

有調節能力問題可以透過視覺訓練去改善,包括交互觀看「遠處」物體與「近處」物體的訓練以及利用不同的鏡片訓練來加強調節能力的幅度和效率。

每位小朋友調節能力問題的成因或情況會有所不同,因此要徵詢眼科視光師的意見,根據需要,選擇適合的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