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
- 因年龄增长、紫外线、疾病、创伤等
- 晶状体变得混浊、不透明
- 视觉逐渐模糊、出现光圈、颜色暗淡、畏光等
如有怀疑,建议接受全面眼科视光检查,由眼科视光师作出诊断及建议。
白内障
如有怀疑,建议接受全面眼科视光检查,由眼科视光师作出诊断及建议。
戴眼镜能矫正视力,虽不能治好散光,但可保持清晰视力及令度数相对会较隐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电视机快要坏时,或是很多年前电视还没有自动调较频道导致电视画面不清,出现很多雪花的时候呢?是不是很困扰,很想换部新电视享受清晰的画质影像呢?电视画面出现雪花可以换新的或者调整频道去解决,但原来世上有些人的视觉情况就是这样,眼前出现无数的雪花光点杂讯,就算闭上眼,仍24小时连续不断,令人十分困扰。
视雪症 (Visual Snow Syndrome),是一个於2013年才正式命名的罕见和极少被提及的神经疾患,在过去10多年才慢慢有学者或研究人员开始留意此病症。
个案分享
如此罕见的眼睛视觉问题,在过去的2个月给我遇上了,有2 位病人在问症时讲出自己是视雪症的患者,他们分别是20多至30多岁的年青人,一男一女,他们说出的症状是很典型的:细小的雪花光点像电视杂讯丶残留影像时间长丶闭上眼都会有光点闪烁及畏光等,他们说这些情况是由很小时候已经开始发生,经过多年其实都习惯了这样的视觉质素,但有时候仍会觉得很困扰和烦恼。
虽然他们有这样的视觉杂讯,但他们的视力和眼睛健康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现今医学界对此病症的认知不多,他们只是透过网上资讯知道自己是此病症患者,也知道现时没有医治方法,所以都没有做深入的眼科或神经外科检查。
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上视雪症呢?
因为视雪症的成因仍然未明,所以还没有很确实的检查去证实确诊,但因为视雪症的徵状跟一些眼睛或身体问题很容易混淆,所以首先要做详细眼睛检查去排除雪花光点是因为飞蚊症丶视网膜脱落造成的闪光和预兆偏头痛造成的闪电光所导致,再看看有没有家族遗传病史,详细身体检查(包括电脑断层扫瞄或磁力共振扫瞄)去检查清楚脑部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雪花光点丶畏光丶长残留影像丶闭眼仍然有光点闪烁,而此等徵状持续3个月以上,没有减退迹象,就有机会患上视雪症,当然最终都要由医生及眼科医生作判断。
视雪症不会致盲但给患者很恼人的视觉影像,影响情绪和生活质素,但现今医学界仍未清楚它的成因,大多认为是由大脑缺陷或神经失调引起。有些学者提出可能是大脑中的舌状回的结构产生了视觉功能障碍,可能是代谢亢进,也有学者指出有可能是由於视皮层过度兴奋所致。有研究指出部份的偏头痛丶耳鸣丶阅读障碍丶自闭症患者也可能是是视雪症的高危患者。希望多些学者和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这令人困扰的视觉症状,找出这病症的成因,对症下药,令视雪症的患者可以看到清晰的画面。
理大护眼(旺角)中心叶敏仪眼科视光师
小朋友会经常左右鞋子掉转穿?阅读时经常会跳字漏行吗?家长可能以为是小朋友故意贪玩,或读书不专心,但其实可能是孩子的视觉认知出现问题。甚麽是视觉认知?如果视觉认知出现问题,会有甚麽徵状?有训练视觉认知的方法吗?立即看看视光师解䆁有关视觉认知的问题。
当光线进入眼睛,接收到光丶颜色丶形体的刺激後,这些讯息就会传送到大脑进行分析处理和组织,所以视力正常,看东西看得清楚,不代表视觉认知没有问题。成人和小朋友都有机会出现视觉认知问题,例如老年人患上认知障碍症会影响视觉认知能力,小朋友其实都有机会出现此问题的。
如果家长发现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以上徵状,这些可能已不只是视力问题,而是再深层次的大脑分析区辨能力丶视觉认知问题的警号了。
空间认知是清楚分辨方向或准确判断距离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如果经常留在室内,活动的空间狭小,此部份的认知能力会受影响。
改善建议:家长多带小朋友到户外,接触球类或各项户外活动。
现今电子产品泛滥,1至2岁BB已开始接触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过早接触电子产品是十分影响小朋友的视觉辨识能力的发展。因为当小朋友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打字和阅读时,他们都是以打字的方式在记忆文字,除了影响手部肌肉的书写能力外,亦因为没有足够的视觉感知训练,令他们的视觉记忆能力发展缓慢,会较容易出现忘记文字的字形和书写笔划,
改善建议:控制小朋友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千万不要过量。
对於视觉辨识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容易在阅读时出现错字或跳行,或是在书写时无法识辨相近字型的差别,这些情况都会影响他们辨识学习的内容。
改善建议:家长可在阅读时陪伴小朋友,讨论书籍的内容,增加他们的知识基础,在书写时,当小朋友遇到不懂的生字,可让他们学习书写再一起念发音,加强小朋友的视觉认知。
在家中,有些小游戏或简单练习,例如七巧板丶字母或数字图卡丶砌积木丶拼图和纸牌游戏,或多做球类活动,都可提升小朋友的视觉认知能力。所以当家长怀疑小朋友可能出现视觉认知问题时,应寻求专业人士例如心理学家丶可提供视觉训练的眼科视光师或职业治疗师的评估及跟进。
资料来源:叶敏仪 / 理大护眼(旺角)中心眼科视光师
小朋友频繁眨眼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眼睛干涩,因此会常眨眼来分泌更多的泪水。亦有可能是眼睛感到有异物感,例如有尘埃碎屑等异物或睫毛入眼所引起的,这有机会会刮伤角膜表面。另外,亦会因近视或远视令他们视力模糊,以为频繁眨眼能够看清一点。建议带小朋友作详细眼睛检查,以查明真正原因。
唐氏综合症,是现时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问题。一般正常情况下,染色体共有46条,唐氏综合症患者会有47条,这个额外的染色体改变了他们的身体和脑部发育。
唐氏综合症其中一些最为人所知的先天性特徵包括典型的面部轮廓丶身体发育较迟缓丶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和心血管异常。根据美国儿科学会,有60-80%唐氏综合症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度数和眼睛健康问题。以下将浅谈唐氏综合症眼睛有机会出现的情况。
1. 视力与度数
唐氏综合症的小孩视力一般比同龄的小孩差,他们有更大的机会出现弱视。与同龄的小孩比较,唐氏综合症的小孩有较大机会有远视和散光,度数上亦比同龄小孩深。相反,他们患近视的机率和同龄小孩接近。
2. 双眼协调能力
斜视是唐氏综合症患者较常见的眼睛问题,当中内斜视,简称「斗鸡眼」,会较常出现。此外,有些调查亦指出部分患者会有外斜视或上斜视。内斜视患者,双眼不能同时对焦同一事物,患者一般会有较差的立体感,严重的话更会形成弱视。
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丶有节奏性的往返摆动一对眼球的动作,如钟摆一样。眼球震颤的患者一般视力较差,容易有弱视,眨眼频繁的情况出现,视力一般较差。
调节力差也会减弱患者看近距离事物的能力,加重患者学习及写字的难度。
3. 眼睛健康
眼睛轮廓方面,较常见出现的是外眼角向上倾斜,以及内眦赘皮(简称蒙古摺),是一种内眼角的上眼脸向下延伸连接下眼脸的一个形态,两者均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患者特别的面型轮廓也会容易导致泪管闭塞,容易溢泪。另外眼脸炎也较常普遍,专家估计与免疫系统和个别患者的皮肤状态有关。
先天性白内障,也是在唐氏综合症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眼睛问题,後天性白内障(等同年纪引致的白内障)也会比同龄的人较早发病。由於唐氏综合症患者眼角膜弧度较斜,不单会令他们的散光较深,持续捽眼睛更会增加他们患上锥形角膜的机会。
处理方法
由於患者不善於表达,家人一般较难发现患者的眼睛问题。因此,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唐氏综合症患者由出生至成年的眼睛检查都较同龄小孩多:
理大护眼(尖沙咀)中心卢汶慧眼科视光师
中心没有眼科专科医生应诊。建议阁下咨询眼科专科医生意见。
小朋友最常见的眼睛问题不外乎近视丶远视或散光,但其实弱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眼睛问题。如果错过了处理黄金期,不但会影响视力正常发展,更会增加读书时间及有机会影响未来职业路向。
幼儿的眼睛需要有清晰的影像刺激,视力才会正常地发展。如果幼儿看得不清楚,发育延缓,长大後便有机会患有弱视。弱视患者并不能够通过眼镜丶药物或者手术达到正常视力。
弱视患者除了看不清楚远近的事物,亦可能影响患者不能达标某些职业的视力要求,甚或有机会有以下的视力问题:
除了日常到电影院看立体电影外,日常也有很多活动需要立体感才能帮助判断,包括爬楼梯丶球类活动等。由於弱视患者视力不好,他们的双眼协调也会较差,或未能准确判断空间和距离,所以走路的时候难以避开障碍物,容易跌倒。
我们閲读的时候,眼睛需要跟着文字打横或打直移动眼睛。弱视患者聚焦和协调能力较差,閲读时他们可能会出现 「跳行」的情况,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理解。此外,弱视患者对拥挤效应(Crowding Effect)较爲敏感,文字间的间距越窄,视力越差。
有些孩子先天性患有高度远视,高度近视,或高度散光,令到他们没有足够清晰的影像刺激视力发展。另外,有些孩子双眼度数相差太大,也容易令到他们依赖了视力较好的眼睛,令深度数的眼睛变爲弱视眼。
严重的斜视患者由於斜视眼和正常眼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看同一个方向,两边眼睛看到不同的影像。爲了避免混淆,脑部会抑制斜视眼的影像,令到斜视眼容易出现弱视。
一些先天性的眼睛问题,例如先天性白内障,眼皮下垂,也有机会挡住眼睛接受信息,导致弱视。
越早发现眼睛问题,视力改善越理想。一般来説,8岁之前处理弱视问题,会较为理想。
经过评估後,视光师会首先找出弱视的成因,和考虑处理方法如佩戴眼镜或转介眼科医生作手术咨询。然後,会视乎严重性决定孩子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处理,例如遮眼和视觉训练。
4岁的孩子开始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和专注力,可以进行第一次检查。幼童的检查会包括问症丶度数检查丶双眼协调检查(如斜视)丶色觉测试及眼睛健康检查。视光师会按孩子的情况作出建议,并教导孩子和家长如何保护眼睛。
资料来源:周颖儿 / 理大护眼 (尖沙咀)中心眼科视光师
你有试过帮小朋友滴眼药水时,小朋友不断地挣扎,到最後眼角湿了,却不知是眼泪水还是眼药水吗?可是验眼时,小朋友无可避免要滴放瞳药水,那怎麽办?亦有家长担心滴放瞳眼药水会有副作用,视光师一次过解答大家疑难。
小朋友睫状肌比成人发达,如眼睛平常处於一个比较绷紧的状态,验眼的过程之中有机会得出较多的近视度数或较少的远视度数(俗称假近视)。因此,单凭机器甚或人手量度亦无法在未放瞳的情况下获得准确的度数,从而影响临床判断。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以下简称放瞳药水)可以短暂麻痹睫状肌,减低眼睛用力对度数造成的误差,同时亦会暂时放大瞳孔,让眼科视光师能作周边视网膜健康检查。
另外,有些小朋友比较害羞,会比较抗拒与陌生人(眼科视光师)沟通。滴了放瞳药水後可容许眼科视光师客观地知道小朋友的度数,而无须小朋友主动反应。
滴放瞳药水约20至30分钟後药力便会生效,看近距离的事物会特别模糊以及对光线比较敏感。因此,家长应该避免在眼睛检查後安排上课或兴趣班,同时亦应带备太阳眼镜及尽量留在室内的地方。药效通常会在3至4小时之後消散,但少部份人可能会维持接近24小时,而药效维持多久亦取决於放瞳药水的配方。
小朋友对放瞳药水出现过敏反应或严重副作用的情况非常罕见。可是,若小朋友正接受其他药物治疗或身体有任何疾病,应於检查前如实告知眼科视光师。
家长可以在做详细眼睛检查前为孩子热身,在药房买一些无添加的人造泪水作为练习,令小朋友习惯眼睛被沾湿的感觉。
另外,家长亦应该与孩子预先作出沟通,令他们知道滴放瞳药水是验眼的其中一个环节,让他们在心理上有个准备。
在验眼的过程中,亦鼓励家长亲自陪同,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孩子最爱的玩具丶食物或者其他奖励亦有助令孩子更愿意滴药水;
相反,并不鼓励家长坚持让孩子滴眼药水,一旦孩子对滴眼药水有负面的印象,往後的检查只会更加艰难。
疫情大幅增加学童留在家中以及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同时亦有不少家长忽略了学前儿童视力筛查,很多孩子在检查到眼睛有问题的时候已经损失了不少的处理时间。家长应由孩子3岁起开始每年检查眼睛,保障孩子在8岁前之视觉发展黄金期以及後的近视发展期的视力,透过定期检查及监察,一旦发现问题亦可及时处理。
资料提供:马志杰 / 理大护眼(铜锣湾)中心眼科视光师
近年越来越多小朋友有眼睛问题,尤其近视和散光也很普遍。除了这些普遍的眼睛问题,色弱经常都被忽视,因为这个眼睛问题通常都是很後期才会被发现。家长们,你的小朋友有色弱问题吗?一齐看看眼科视光师郭铠沂分析弱视的成因丶徵状及如何诊断。
「色弱」丶「色盲」泛指眼睛在分辨颜色的能力上较常人低,但实际上患者多为色弱而非色盲。色弱患者能够辨别大部分的单一颜色,在多种颜色混合出现时(例如:红色与绿色),则会较易混淆。但对於色盲患者而言,不同颜色亦只是有深浅之分的单一颜色,情况非常罕见,约每三万人才有一名完全色盲患者。
色弱问题与视网膜里的视锥细胞 (Cone cells) 息息相关,视锥细胞可分为红丶蓝丶绿三种,各自接收相应的光线,再混合成各种颜色,但如其中一种细胞较弱,辨别颜色的能力就会降低。其中以红绿色弱最为常见,而黄蓝色弱则较为罕见。
色弱案例大部分为先天性红绿色弱,与遗传有关,而男性患者远比女性常见。
由於红绿色弱是一种与X 染色体有关的隐性遗传病,男性的染色体为XY,而女性为XX,而一对染色体中有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则来自母亲;即使女性接收到一条有色弱问题的X染色体,只要另一条X染色体正常仍不会发病,只会成为携带者;但男性只要接收到一条从母亲而来丶有色弱问题的X染色体,就会成为色弱患者。据统计显示,每一百名男性约有八名红绿色弱患者,但每二百名女性就只有一名患者。
在特殊情况下,後天因素也可导致色弱问题,例如患有青光眼丶视神经出现病变,服用某些药物,或是头部受到严重撞击等等。
患有先天色弱的孩子未必有明显的徵状,有部分家长会留意到孩子学习分辨颜色时出现困难,亦有可能在孩子初次进行眼睛检查时,才意外发现有色弱问题。「石原氏色盲检测图」(Ishihara Test) 为较常见的色觉测试,通常作为快速筛查,每幅图以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圆点组成数字或线条,色弱患者会无法看见某些数字,或是错误作答。
资料提供:郭铠沂 / 理大护眼(铜锣湾)眼科视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