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王》先天性视网膜病变

先天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退化性病变包括先天性黄斑病变及视网膜色素病变等,这些罕见的疾病均有基因遗传的成分,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已逐渐开始出现病徵,之後病情持续恶化。发展速度和视觉受损程度因人而异,大部分患者终身视觉会严重受损。

先天性黄斑病变徵状:

  1. 先天性黄斑病变患者一般在二十岁前出现病徵,检查眼睛时视网膜黄斑区会新增一些形状不规则的黄白斑点。
  2. 患者中央视力下降,周边视力不受影响,病徵跟老年性黄斑病变相若。视力一般无法透过眼镜加以矫正,分辨颜色能力也减弱。若父母两方的某一对染色体中均带有个致病基因,他们的子女有25%机会染病。

治疗方法:

  1. 目前尚未有有效的医治方法,医学界正查找其致病基因,希望将来可透过基因疗法或干细胞移植作医治。
  2. 患者可利用低视能仪器辅助及接受行动导向训练,克服因眼疾给生活带来的障碍。

视网膜色素病变徵状:

  1. 由於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出现异常或死亡,使患者视觉功能逐渐下降。许多患者的眼睛外观无异,但放大瞳孔时视网膜会出现许多骨针状的色素斑点,视网膜血管缩小,视乳头变白呈蜡黄色等。
  2. 夜盲是多数视网膜色素病变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其後慢慢出现周边视野收窄丶对物件的光暗对比和颜色分辨能力逐渐丧失。多数患者最终出现管状视野,感觉如从隧道中看出去的景物一般狭窄。因此患者也许能阅读籍,看到路牌,但却看不到附近的障碍物,经常会撞到身旁物品。

治疗方法:

  1. 目前尚未研究出有效疗法,现有药物最多只能延缓病情恶化速度。
  2. 佩戴特有的康宁滤光镜片可减少畏光,增加视物对比度,改善眼睛对光綫敏感的问题。

真实个案分享

临牀上不会经常接触到先天性视网膜退化性病变的个案,但每次遇上都令笔者印象特别深刻,记得之前有一位小学生因为有高度数的散光,从小一开始已有定期进行眼睛检查,度数和视力一直保持稳定良好。可是在小五那年的放瞳检查中,发现他的双眼视网膜出现了很多骨针状的色素斑点需要转介眼科医生再作进一步视检。最後诊断为早期视网膜色素病变,医生建议定期覆诊观察病情。

另外,他家中的成员也有前来做全面的眼睛检查,以确保没有患上此症,幸好没有其他家人出现类似的症状。

感觉眼皮上盖有嘢顶住只眼,三星期前去咗睇眼科佢话发炎,但我用左三个星期眼药水但仲感觉到眼皮上有野顶住,但系带隐形眼镜就唔会有呢个感觉,所以我肯定系眼皮上个上盖,成个月都只系带左两次隐形眼镜隐形眼镜已经停止使用,但三星期都唔见有好嘅转变。但顶住个位冇痛,之前去睇医生之前系有少少觉得眼睛顶住痛嘅感觉,现在应怎样处理?

如有发炎情况,建议咨询眼科医生团体意见。

《亲子王》饮食与良好视力

饮食与良好视力

现代人愈来愈注重饮食,健康饮食对眼睛也十分重要,尤其小朋友如有偏食问题,更令家长非常头痛,以下均为眼睛必须的营养要素。

维他命A
维他命A是眼睛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事实上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正因为缺乏维他命A而引至失明。当人体吸收维他命A後,经血液传送到视网膜,转化成为视紫红质(Rhodopsin)。在晚间没有日光或灯光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主要接收的是蓝绿色的光綫,而视紫红质能有效吸收蓝绿光綫,是维持黑暗中夜视能力的重要元素。如缺乏维他命A,可能会引致夜盲症丶结膜和角膜乾燥。

食物来源:
吸收维他命A的途径有很多,由於它是脂溶性能储存在肝脏,因此动物的肝脏含丰富他命A。另外红萝卜丶牛油果丶木瓜丶肉类和甘薯等亦含大量维他命A。如果家长担心小朋友吸收维他命A不足,可以选择一些补充食品,例如鱼肝油或鱼油丸,但要注意不可过量摄取维他命A,因为过量维他命A会积聚在肝脏,可能会引起中毒。

叶黄素(Lutein)及玉米黄素(Zeaxanthin)
叶黄素及玉米黄素属於胡萝卜素,眼睛吸收後主要集中存在於视网膜的黄斑点,黄斑点是我们视网膜内非常重要的部位,负责中央视力及颜色视觉,如黄斑点出现退化或病变,会令中央视力受损,看直綫时会出现变形弯曲,閲读及辨认力均出现困难,严重时视觉中央部分会逐渐形成盲点。日常我们的眼睛接收很多紫外綫及高能量的蓝光,叶黄素及玉米黄素便会负责过滤有害的光綫,保护黄斑点免受伤害,同时亦可减低患上白内障的风险。

食物来源:
研究显示,如果多吃含有叶黄素的食物,可以预防黄班点病变。如果想摄取叶黄素,可多进食含丰富叶黄素及玉米黄素的食物,例如甘蓝菜丶西兰花丶菠菜丶番茄丶红萝卜丶蛋类丶粟米丶青豆及杞子等。
除了以上提及的,还有很多其他的食物对眼睛有益处,例如蓝莓丶番茄丶银杏和葡萄,都含有强力的抗氧化物,可保护眼睛减少受自由基的伤害,但是没有研究可证明饮食能预防近视或减慢近视加深的速度。

谘询专家意见
以上提及的是一些护眼食物的小知识,只能作参考之用,详细的饮食餐单及应用,应请教注册营养师。除了健康饮食,定期约见眼科视光师作全面眼科视光检查,才是正确护眼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