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亲子 – 婴幼儿健康》看东西模糊就是近视?小心误配眼镜!全面检查辨别小朋友真假近视

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导致香港儿童近视比率高。不过有时候视力模糊未必就是近视,长时间看近物也会令眼睛一时无法调节变焦,令影像变得模糊不清,出现「假近视」。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眼睛检查,更准确辨别孩子的近视情况,避免因为误判而为孩子配了度数过深的眼睛,弄假成真,影响小孩视力发展。

近视的成因

物体反射的光线会经过角膜、晶体等不同结构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而近视是由于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糢糊的影像在视网膜上产生,而近视的形成取决于角膜弧度、晶体折射力及眼轴长度。

何为假近视

假近视是因长时间近距离视物,导致睫状肌过份收缩,令晶体过分聚焦,因此看远时暂时无法调节变焦,光线同样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视力糢糊,形同真近视。由于孩童调节力较成年人强,因此出现假近视的机会较高。

散瞳检查辨别真假近视

散瞳是指使用睫状肌松弛剂令瞳孔放大及令睫状肌松弛,放松调节力。而通过比较散瞳放松前后的近视度数,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假近视。若放松后的度数比放松前浅,则代表有假近视的情况。眼科视光师亦会比对度数矫正前后的视力、角膜弧度、眼轴长度,多角度验证孩童的近视情况,增加真假近视判断的准确性。

误配眼镜影响视力发展

误配过深度数的眼镜对小朋友眼睛的成长的影响可大可小。度数过深的眼镜不但令小朋友难以适应配戴眼镜,拖延了矫正视力的时机,长期配戴更可加剧睫状肌的过度收缩,刺激眼轴增长,最终弄假成真,令近视加深。

一般而言,家长难以只靠观察去辨别近视的真假。若子女出现视力矇糊的表现,例如侧头、矇起眼睛、近距离观看事物等,便应安排眼科视光师为子女进行全面眼睛检查,利用散瞳检查清楚眼睛度数及结构健康,增加检查的准确性。即使子女没有表现任何异状,亦应该为小朋友安排每年进行全面眼睛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加以处理,确保眼睛及视觉系统的正常发展,令小朋友可以清晰地探索世界,健康成长。

预防近视小贴士

  • 在近距离工作、学习、玩乐时,注意正确的坐姿及适当的距离
  • 小心避免过度用眼,建议每20至30分钟的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望远休息1至2分钟,令紧绷的睫状肌得以放松。

资料提供:徐民诺 / 理大护眼(荃湾)中心眼科视光师

https://www.eugenebaby.com/articleList/%E8%82%B2%E5%85%92%E8%B3%87%E8%A8%8A/%E5%AC%B0%E5%B9%BC%E5%85%92%E5%81%A5%E5%BA%B7

福斯氏角膜内皮失养症

一位63岁的女士,近两个月感到视力模糊,即使佩戴了最近验配的眼镜,也需要非常专注才能看清细节。她有时也会感到畏光,尤其早上症状更为明显,预约作详细检查。

当日下午的视力检查中,病人仍勉强能表现出接近正常的视力,而眼镜度数并没有明显改变。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结果在裂隙灯检查中发现了福斯氏角膜内皮失养症 (Fuch’s Endothelial Dystrophy) 的徵状。

福斯氏角膜内皮失养症

这种病症主要导致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内皮细胞维持角膜水分稳定的功能。随着病情发展,角膜可能因水肿而变得混浊,从而影响视力。

风险因素

大部分患者的病因未明,但以下风险因素可能增加患病机会:

  1. 年龄:随着年纪增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逐渐降低,因此中老年人较易患病。
  2. 性别:研究显示,女性患病比例高於男性。
  3. 吸烟习惯:吸烟会减少眼部组织中的抗氧化物质,增加自由基含量,加速角膜内皮细胞凋亡。
  4. 遗传:少部分患者具有家族病史,该疾病可能与显性遗传有关。

患者症状

大部分患者在病症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视力影响:

  • 视力模糊:特别在低对比度环境下(例如阅读浅色字体或光线不足时)更为明显。
  • 光晕及眩光:角膜水肿会导致光线散射(眩光),或在凝视光源时出现光环(光晕)。
  • 异物感或疼痛:随病情发展,角膜上皮可能产生水泡 (Bullae)。若水泡破裂,会引起疼痛。

上述症状通常在早上或潮湿环境中较为明显,下午或乾燥环境中可能有所改善。但随着时间推移,福斯氏角膜内皮失养症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最终变得持续模糊。

临床诊断

眼科视光师通常会在全面眼科视光检查中使用裂隙灯观察角膜内皮失养症的徵状,包括:

  • 滴状角膜 (Corneal Guttata):由异常内皮细胞分泌的积聚物。
  • 凹凸不平的内皮细胞:呈现类似敲击过的金属表面样 (“Beaten-metal” Endothelium)。
  • 角膜水肿:角膜呈现白色混浊。

如有需要,会转介眼科作进一步检查如角膜内皮细胞分析 (Specular Microscopy)丶角膜厚度分析 (Pachymetry) 及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Anterior Segment OCT),更能确定及跟进病情。

处理方法

在病症初期,若患者没有疼痛症状,一般建议采用保守方法减少角膜水肿,患者可在早上:

  • 使用乾风机,在一只手的距离内缓缓吹向眼睛。
  • 调校车辆冷气角度吹向眼睛。
  • 使用医生处方的5%浓度眼用盐水或眼药膏。

若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可能是因上皮水泡破裂,视乎情况转介医生处方:

  • 角膜绷带镜 (Bandage Contact Lens):减少眼睑和角膜的摩擦,缓解疼痛。
  • 抗生素药膏:减少上皮水泡破裂後的感染风险。

若病情持续恶化,则可能需要眼科医生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总结

本文案例中的女士经检查後被转介至眼科医生作跟进,诊断为初期的福斯氏角膜内皮失养症。眼科医生建议她采用保守处理方法,并每年进行定期检查。

福斯氏角膜内皮失养症难以根据症状自行诊断,因此若有怀疑,应谘询眼科视光师或眼科医生,并定期进行全面眼科检查。

 

理大护眼(荃湾)中心刘孜晋眼科视光师

 

参考资料

Salmon, J. F. (2025) Kanski’s Clinical Ophthalmology: A Systematic Approach (10th Edition). Elsevier Limited.

Zhang, X., Igo, R. P., Fondran, J., Mootha, V. V., Oliva, M., Hammersmith, K., … & Iyengar, S. K. (2013). Association of smoking and other risk factors with Fuchs’ endothelial corneal dystrophy severity and corneal thickness.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54(8), 5829-5835.

儿童近视控制关键:为何眼轴长度不可忽视?

儿童近视发展一直是困扰众多家长的问题,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和缺乏户外活动等令儿童近视加深问题日益严重。在控制儿童近视发展中,「眼轴长度」扮演着关键角色。眼轴长度是指眼球前端到视网膜的距离,近视形成及加深主要原因是眼睛生长得太长,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深,眼睛的健康风险也越大。

为什麽眼轴长度如此重要?

控制近视度数固然重要,但眼轴长度才是决定近视严重程度和未来患上眼疾风险的关键指标。当眼轴过长时,眼球内部结构会被拉扯变薄,增加视网膜脱落丶黄斑病变丶青光眼等严重眼病的风险。研究显示,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者(一般介定为深近视),往後患上严重眼疾的机率会明显提高。因此,及早监测和控制眼轴长度增长是预防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的关键。

如何有效预防或控制儿童近视加深?

  •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
  • 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避免连续使用电子产品,每使用电子屏幕20分钟,就应该远眺20英尺(约6公尺)外的景物至少20秒。
  • 专业近视控制措施:经专业评估後考虑特殊设计的多焦点眼镜、角膜矫形镜(OK镜)丶每日即弃近视控制隐形眼镜丶由医生处方的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等。
  • 定期眼科检查:透过眼轴长度测量,及时调整儿控方案,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眼轴长度是近视控制中重要的指标,家长应及早带小孩进行定期眼科检查以及早发现或控制近视加深,降低未来小孩患上严重眼疾的风险。

理大护眼(太古)中心梁志荣眼科视光师

《荷花亲子 – 婴幼儿健康》小朋友眼睛眼白有蓝/黑色斑点?4大原因 色素增生+玻璃骨引致

家长在观察孩子的眼睛时,如果发现小朋友的眼白部分有蓝色或黑色的斑点,或许会十分担心是否与甚麽疾病有关。眼睛出现蓝色或黑色斑点主要有4大原因,有可能是正常结构,也有可能与疾病相关,如家长发现相关问题可以寻求专业的医疗意见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小朋友眼白有蓝/黑色斑点4大成因

眼白有蓝/黑色斑点成因1︱正常眼睛结构

大部分在小朋友眼白的斑点都与疾病无关,眼球外层的白色部分称为巩膜,主要由胶原蛋白组成,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如果巩膜较薄,下方的脉络膜(富含血管的组织)会透出深蓝色,使眼白看起来带有蓝色斑点。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因为他们的巩膜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而随着小朋友成长,巩膜增厚,斑点便会逐渐褪色。

另外,巩膜下其实富有神经线,部分神经线在结构上较为接近巩膜表面便会透出一点点较为细小的灰色或黑色斑点。这个情况同时可以在成年人身上见到,亦属於正常,如班点被判断为正常眼睛结构,孩子只需每年定期验眼即可。

眼白有蓝/黑色斑点成因2︱结膜色素痣/色素增生

眼白出现棕色或黑色斑点,通常是结膜上的色素沉淀所致。这种情况类似於皮肤上的痣,是黑色素细胞在结膜上聚集的结果。这可以是先天性的,或後天出现。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色素沉淀是良性的,不会对视力或健康造成影响,但仍有很低的机率会演变为黑色素瘤。

即使孩子眼睛有结膜色素痣或色素增生亦无需惊慌,只需要定期观察色素的变化便可,例如颜色丶邻近新生血管等。眼科视光师亦会利用裂隙灯显微镜放大观察,并纪录相关色素变化的外观。

眼白有蓝/黑色斑点成因3︱太田痣

太田痣是在眼睛周围皮肤出现的大范围斑点,并有机会同时出现在眼白,通常为深蓝色而且出现在单侧。太田痣常见於有色人种,尤其女性。多数情况并不影响眼睛健康,只有小部分太田痣可能引发青光眼,或演变为黑色素瘤。

太田痣大多在出生後数年内已经出现,只有少数会在青春期前慢慢发展出相关徵状,因此如果怀疑有眼部影响,医生会为婴儿进行眼睛检查。其後只需每半年至一年定期验眼,以评估青光眼风险或有否演变为黑色素瘤。如果想改善外观,眼睛周围的皮肤亦可经医生评估後选择进行激光处理。

眼白有蓝/黑色斑点成因4︱成骨不全症(玻璃骨)

儿童若患有成骨不全症,眼白会呈现蓝色,类似於先前提及过在儿童眼睛因巩膜未完全发育而透出蓝色的情况。成骨不全症会令眼球的巩膜变薄,而有别於正常的眼球发育过程,患者眼白的蓝色部分不会随年纪出现明显的褪色。同时,患有该疾病的儿童可能出现反覆骨折丶骨骼变形丶牙齿脆弱等徵状。因此,如果发现子女有相关症状,便需要及早求医。

资料提供:刘孜晋/理大护眼(荃湾)中心眼科视光师

为何眼球不停震?

眼球震颤 (Nystagmus) 的患者,其眼球会快速、重複、不自主的移动,是一种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通常伴随有视力下降和深度知觉下降,而且可以影响平衡和协调。患者的眼球,可以以不同的方向移动:

  • 左右移动(水平眼球震颤)
  • 上下移动(垂直眼球震颤)
  • 绕圈移动(旋转性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常见是双眼一起震动。当眼睛移动至某些方向时,其震动可能会更加明显。因此,患者有机会倾斜或转动头部,以减慢眼球震动的速度,从而使他们看出来的影像相对较稳定及清晰。

眼球震颤的类型

眼球震颤的类型,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也可分为显性和隐性:

  • 先天性眼球震颤 – 这种类型的眼球震颤在出生时已存在,婴儿有机会在六週至三个月大已经出现症状。患者通常双眼均会出现这种症状,眼球会像钟摆般,双眼一起左右移动。儘管有可能是遗传,但普遍找不到眼球震颤的原因。儿童一般不会感到物体在「摇晃」,但通常会感觉到视力模糊。
  • 后天性眼球震颤 – 这种情况常发生在晚年。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疾病(多发性硬化症、脑瘤、糖尿病性神经病)、意外(头部受伤)、神经系统问题(药物的副作用或吸毒)或酗酒等状况。与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儿童有所不同,他们经常会感觉到周围的影像会出现摇晃不定。
  • 显性眼球震颤 – 震颤是持续存在的。
  • 隐性眼球震颤 – 当患者一隻眼睛被遮盖时,才会出现震颤。
  • 显性及隐性眼球震颤 – 虽然震颤是持续存在,但当遮盖其中一隻眼睛时,会察觉到眼睛的震动会更明显。
眼球震颤的原因

眼球震颤的成因可能是不明的。另外,也有机会是源自眼部问题、神经系统疾病或控制平衡协调的内耳部分出现问题。

眼球震颤可能与下列情况有关:

  • 有眼球震颤家族史
  • 白化症 (Albinism)
  • 婴儿及儿童的各种眼睛问题,包括白内障、斜视和聚焦等问题
  • 内耳疾病,例如梅尼尔氏症 (Meniere’s Disease)
  •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 中风
  • 头部受伤
  • 服用某些药物,例如抗癫痫药物
  • 酗酒或吸毒
眼球震颤症状

眼球震颤的主要症状是无法自主控制眼球的快速地运动。眼球震颤的症状,取决于引起眼球震颤背后的原因,当中包括:

  • 对光敏感
  • 头晕或感觉天旋地转
  • 在黑暗中看东西感到困难
  • 影像在震动或模糊
  • 头部维持处于转动或倾斜的位置
眼球震颤诊断

眼科视光师或眼科专科医生会询问症状及为患者检查与眼球震颤相关的眼部问题,包括斜视、白内障、视网膜或视神经等问题。另外,也有机会需要转介其他专家共同诊断,例如脑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和耳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他们会进行眼球震颤相关的测试,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导致眼球震颤的大脑或内耳疾病。

眼球震颤处理

眼球震颤的处理取决于病因。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人一般无法痊癒,但当儿童长大后,他们眼球的震动有机会减缓。另外,如果引起后天性眼球震颤的病症或原因得到控制或处理,其症状也可能会减少或消失,例如停止吸毒或酗酒等。

另一方面,有需要矫正视力的患者,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后会有助眼球震颤的人看得更清晰,虽然眼球震颤无法痊癒,但有机会可减少眼球震颤,以达至舒缓症状。此外,由于隐形眼镜会跟随眼球移动,因此隐形眼镜提供的视力有机会比眼镜更稳定及清晰。眼科视光师会建议哪种视力矫正最适合患者的视觉需求。

如果您患有眼球震颤,需定期进行详细眼睛检查,以监测眼睛健康。若非患者而发现有以上或近似的症状,应尽快谘询专业意见,以对症下药。及早发现眼睛的问题,有助维持眼睛健康。

理大护眼(铜锣湾)中心吴嘉敏眼科视光师

《荷花親子 – 嬰幼兒健康》甚麽是眼压?为甚麽要测量?量度眼压 及早预防青光眼

定期的全面眼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眼睛问题并治疗,保护视力和眼睛健康。检查中有一项眼压量度测试,由於量度时仪器会有一下颇大的喷气声,同时会有一股气流喷出,因此令小朋友特别紧张。虽然眼压测量并非强制性,但仍是作为眼睛健康检查的其中一个重要数据,有助排查患青光眼的可能性,因此情况许可下,可以尽量尝试测量。

眼压的形成

眼睛的内压由眼球内部的组织分泌出的液体压造成,随着液体分泌累积,眼球内部的液压会变大,此压力会促使液体在眼睛内特定的管道渗出,离开眼球,被身体组织再吸收,於是眼球内液压下降,造成液体渗出速度下降,液体重新累积。液体分泌与渗出的速度在某个压力下会保持平衡,令眼内压大致保持稳定。

量度眼压的重要性

眼内压量度是眼内循环及平衡是否正常的指标,作为衡量眼睛健康的其中一个数据。由於每个人眼球结构及大小会稍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稳定眼内压会不一致,只需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即可,如眼内压过高有机会表示增加患上青光眼的风险。

量度眼压的方法

原则上「压力」就是物件表面承受的力,因此眼内压的测量需要接触眼球表面。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引起不适及异物感,需使用眼睛表面麻醉剂配合,而且容易引起卫生问题,且物件直接接触眼球很容易令被检查者紧张。因此比较简单的眼压检查会使用空气喷射,利用高速气流与眼球表面接触,依照由气流造成的眼球变形程度去评估眼内压。此方法虽然不是绝对准确,但可以把不适感降低,而且一般不需使用麻醉剂。

眼压测量时,如果眼皮肌肉不够放松,或者眼睛张开得不够大,可能会令眼皮在眼球上造成轻微压力及变形,眼压计在评估眼压时可能会被误导而令结果出错。因此测量时尽量放松眼皮及睁大眼睛,可提高准确度。

资料提供:理大护眼(沙田)中心李仲熙眼科视光师

https://www.eugenebaby.com/articleList/%E8%82%B2%E5%85%92%E8%B3%87%E8%A8%8A/%E7%9C%BC%E7%9D%9B%E5%81%A5%E5%BA%B7-%E7%94%9A%E9%BA%BC%E6%98%AF%E7%9C%BC%E5%A3%93-%E7%82%BA%E7%94%9A%E9%BA%BC%E8%A6%81%E6%B8%AC%E9%87%8F-%E9%87%8F%E5%BA%A6%E7%9C%BC%E5%A3%93-%E5%8F%8A%E6%97%A9%E9%A0%90%E9%98%B2%E9%9D%92%E5%85%89%E7%9C%BC

不可逆转的老年环(眼角膜弓 Arcus Senilis)

眼睛为灵魂之窗,其外观除了透露情感与健康状态之外,还能反映身体内部的变化。其中,一种常见但经常被忽视的现象称为「眼角膜弓」(Arcus Senilis),又称「老年环」。这种弓状混浊环位於角膜周边,虽然多与年龄增长相关,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警号。

什麽是眼角膜弓?

眼角膜弓是一种呈灰白色或淡蓝色的环状混浊带,围绕在角膜(即是亚洲人所谓黑色眼珠)外围,接近巩膜交界处。它由胆固醇丶磷脂和其他脂质沉积在角膜基质中所形成。这些沉积物不会影响视轴中心,因此通常不影响视力。

眼角膜弓最常见於老年人,因此在医学上又被称为「老年弓」(Arcus Senilis)。随着年龄增长,脂质代谢产生的物质会逐渐堆积在角膜边缘,引起这种视觉上的改变。根据研究及统计,超过60岁的族群中,有超过半数会出现眼角膜弓的现象。

形成原因

角膜本身是无血管的结构,但其外围靠近巩膜的区域与血管网络接近,因此当血液中脂质浓度上升时,这些脂质可能会扩散至角膜外围并沉积於角膜组织内。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的通透性也会改变,令这些物质更容易在眼角膜沉积,最终形成环状的混浊带。

主要成分包括:

  • 胆固醇酯
  • 游离胆固醇
  • 磷脂
  • 甘油三酯

这些物质呈现乳白色或灰蓝色,让角膜外圈出现弧形环。

眼角膜弓的临床意义

虽然眼角膜弓本身并不会导致视力下降,但它的存在於某些年龄层中可能具有临床上的意义。

  1. 年龄相关性(正常老化现象):对於年龄超过50岁的成人来说,眼角膜弓多被视为自然老化的一部分。它与视力无关,也不需要处理。
  2. 高胆固醇或高脂血症的警号:当年轻人(特别是40岁以下)出现眼角膜弓时,通常会建议检查血脂,因为这可能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其他代谢异常的早期徵兆。这种情况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不能忽视。部分研究指出,年轻人出现角膜弓与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丶中风)有较高的相关性。特别是那些无其他明显症状的个案中,角膜弓可能是唯一可见的外部警示。

诊断

有时候角膜弓可能会与其他角膜病变混淆,例如:

  • 角膜混浊 (Corneal Opacity):这通常是由感染或创伤造成的,不一定呈环状。
  • 凯 – 弗二氏环 (Kayser-Fleischer Ring):出现在威尔森氏症 (Wilson’s Disease) 患者的角膜周边,呈铜绿色,由铜沉积引起。
  • 带状角膜病变 (Band Keratopathy):一种钙质沉积,通常出现在角膜中部。

在全面眼科视光检查中,眼科视光师可以透过裂隙灯检查来鉴别这些不同的情况。

处理方法

由於眼角膜弓本身不会影响视力,也不会进一步恶化为视觉问题,所以一般无需处理。然而,如果其出现在非典型年龄层,建议进行以下检查与管理:

  • 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丶低密度脂蛋白 (LDL)丶高密度脂蛋白 (HDL) 与三酸甘油酯。
  • 血糖与肝肾功能测试:排除代谢症候群。
  • 家族病史询问:了解是否有高血脂丶心血管病或遗传性疾病。

若发现血脂异常,则应透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丶运动)或服用透过医生处方的降胆固醇药物去控制脂质水平。

预防与保健

虽然角膜弓是不可逆转的,但透过以下措施可减少其发生或延缓出现:

  • 均衡饮食:少摄取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与坚果。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度运动。
  • 控制体重与血压
  • 定期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应从年轻开始监测血脂与血糖指数。

眼角膜弓是一种在常见的现象,特别在老年人中几乎是普遍存在的生理变化。虽然它本身对视力无害,但在年轻人身上可能反映出潜在的代谢问题,甚至预示着心血管风险。因此,发现眼角膜弓後不应掉以轻心,尤其是出现在40岁以下族群时,应积极检查与追踪。

透过正确的生活习惯与定期找眼科视光师或眼科医生做眼睛检查,我们不仅能维护眼睛健康,更能守护整体的心血管系统,达到健康老化的目标。

理大护眼(旺角)中心陈永和眼科视光师

有趣的残影现象

你是否也有这种经验:当你注视一个红色光源一段时间,然後再把目光移去白色背景,你会看到一个蓝绿色的影子出现在你的眼前。这个影子其实就是残影 (Afterimage)。

残影是视觉错觉 (Optical Illusion) 的其中一种。当眼睛长时间接受红光的刺激,视网膜里对红光敏感的视锥细胞因长时间受刺激,从而导致视觉疲劳,其对红光的敏感度也会随之下降。此时如果转向白色背景,红光的信息会变弱,蓝光和绿光的信息相对比较明显,所以看到的残影是互补色。

你知道为什麽医生的手术袍大多数都是绿色的吗?

手术中,医生需要长时间看着鲜红色的血液和器官组织,白色手术袍容易看见蓝绿色残影。这个残影有可能造成混淆甚至影响对焦。绿色的手术袍和蓝绿色的残影颜色相近,因此比较不会增加视觉画面的复杂度。

除此之外,残影现象也是一种细胞的自然保护机制。当你突然被强光(比如闪光灯,车灯)照射,残影的出现其实是在保护视网膜受损。一旦视网膜或黄斑受损,视力或将永久性下降。

残影现象看似是一种干扰也常常被误以为是眼睛出了问题,但其实他是我们的神经系统里复杂的反应,在我们的生活里扮演着有趣的用处。

不过,若残影现象持续且频繁发生,应提高警觉,建议及早检查,以排除眼睛或神经系统异常的可能。

理大护眼(铜锣湾)中心欧淑静眼科视光师

我50岁,几年前发现自己有老花,在家品店买了老花眼镜来配戴,不知长久下来对眼睛有否坏的影响?

老花度数会因眼睛退化而逐渐增加,不合适的老花眼镜有机会令视物模糊不清,甚至因太费力看东西而时常感到头痛,大大影响工作速度及生活质素。

配老花眼镜要视乎个人视力度数、工作及生活上的需要,由眼科视光师按个别需要验配合适的老花眼镜最为稳妥。

今日家人眼晴突然有点痛,有眼水,感觉眼内好像有粒野,应该怎样处理

怀疑眼疮?
如果发现生眼疮,可首先进行热敷,方法是用热毛巾敷在患处,同时轻柔地按摩眼皮,每天四次,每次10-15分钟,以排解堵住的油脂腺及促进血液循环,一般情况下眼疮会在一至两星期内自然康复。如情况没有改善就需要求诊,由医生处方合适的眼药水或药膏;若用药后仍然无法消肿,或要由眼科专科医生评估后进行割眼疮手术,将眼疮内的脓液清除。

如情况持续,建议约见医生处方合适的眼药水或药膏较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