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配戴眼镜,要视乎小朋友的视力是否达标及度数深浅。
散光突增 小心锥形角膜
眼角膜是眼球最前端一块透明丶圆拱形的组织,它具有保护及屈光的作用。锥形角膜症,就是它的形状有所变形,由圆拱形慢慢变成圆锥形。这样的转变表因是眼角膜慢慢变薄,变薄的角膜再因眼球内部的压力影响导致向外凸出成锥形。
据临床统计,锥形角膜症患者大多数会在二十至三十岁开始发病,角膜的转变有机会持续十年或以上。当角膜形状改变,眼睛的屈光(度数)亦会随之而变化,有机会增加近视度数,但最常见是增加散光。患者初期,还可以调整眼镜度数改善视力,但当角膜状况每况愈下,角膜的形状和弧度变得不规则,演变出不规则散光,这些凌乱的屈光情况,调整眼镜度数也无法改善视力,患者便需要佩戴特制硬性隐形眼镜,视力才有机会改善。最後,如角膜持续变差,可能要移植整个角膜。
如果发现视力变得模糊,就算更新了眼镜度数都不能改善,又或者要很频密地更换眼镜度数,那就要留意,可能要多做一些检查,如角膜地形图丶量度角膜的厚度等,去判断有否患上锥形角膜症的机会。透过角膜地形图,角膜的形状丶弧度可清楚显现,一些早期的徵状亦可利用角膜地形图侦测到,如角膜顶端不是在角膜的中心,而是偏向下。另外,再加上量度角膜的厚度,便可更直接知道角膜的状况。
配戴特别设计硬性隐形眼镜虽然可改善患锥形角膜者的视力,但未有临床数据证明,这些镜片可稳定病情。特制的硬性隐形眼镜之所以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是因为硬性镜片形状固定,它会连同镜片及角膜之间的泪水层,修正角膜不规则的问题,令角膜看似正常的形状,改善屈光凌乱的现象,从而改善视力。当然,这不会是永久或根治的方法,硬性镜片能改善视力的程度也是有限的。
要减慢或停止其恶化,便要用角膜胶原交联术。所以,定期眼睛检查是十分重要,有定期比较,可以在病患早期已经检测得到,早作处理,可减低日後角膜恶化的机会。但若果未能改善角膜的状况,最後角膜会因变得太薄而导致细胞受损,形成疤痕,严重时便需考虑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但由於现时未有人工的角膜,要移植便需要有捐赠者捐出才行。就算有捐赠者捐出角膜,亦难以估计术後的视力状况。所以及早发现并处理,便是最理想做法。
理大护眼(旺角)中心陈永和眼科视光师
《荷花亲子 - 婴幼儿健康》近视也有真假? 近视成因+5大眼睛保护要点
根据研究显示,若家长两人都有近视,其小朋友患上近视的机会会比其他小朋友高达5成。而新一代小朋友使用电子产品已成为常态,很多家长都担心子女近视加深。不过,导致近视的原因也分为2种:「真近视」及「假近视」。视光师将会分辨两2种近视丶加深的原因,并教导我们如何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高度近视不但会影响视力,更加会增加患上眼疾的风险。据医学研究显示,高度近视人群比正常人有更高机率患上青光眼丶黄斑点退化,甚至视网膜脱落等眼疾。所以,家长应及早发现子女近视,并加以控制。
导致近视的原因1︱眼轴过长
近视是指远处影像聚焦在视网膜前面,使远距离的物件变得模糊。导致近视的原因可以分为2种,第1种是眼轴过长而令影像聚焦在视网膜前的「真近视」。
眼轴过长而造成的视网膜拉扯也是导致视网膜脱落等眼疾的主要成因。这种近视一般是无法逆转的,但是我们可以透过配戴角膜矫形镜丶近视控制镜片或眼科医生处方之阿托品眼药水等方法来减慢近视加深的速度。
导致近视的原因2︱调节力过强
第2种导致近视的原因为调节力过强而令影像聚焦在视网膜前的「假近视」。顾名思义,假近视并非真正由於眼轴过长而引致的近视。假近视这个情况在小朋友中比较常见,由於小朋友的眼睛调节力很强,若他们的睫状肌长期处於紧绷状态,远方景物就会暂时变得模糊,被称为「假近视」。当进行眼睛检查时,视光师会为小朋友滴放大瞳孔的眼药水,暂时放松眼睛肌肉,从而得知小朋友的真实度数。
如果把假性近视当作真近视来处理而配戴近视眼镜,很容易会导致近视进一步加深。不过,一般小朋友只需要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以放松眼睛内的调节肌,便能缓解症状。部分小朋友待眼睛发展稳定後甚至无需再配戴眼镜,所以家长们并不需要过分担心。
5大小朋友眼睛保护要点
眼睛保护要点1︱20-20-20守则
小朋友每看20分钟电子屏幕後,休息20秒,看离自己20尺外的景物。
眼睛保护要点2︱户外活动习惯
尽量让小朋友每天有2小时户外活动,减慢眼轴生长。
眼睛保护要点3︱良好看书习惯
小朋友在看书和电话时要保持大约40cm的距离,避免躺着看书和电子萤幕。
眼睛保护要点4︱保持光线充足
小朋友在看书/电子萤幕时,要有足够的光线。
眼睛保护要点5︱多看远距离的景物
眼睛看远处时会处於较放松的状态,从而达到放松调节肌的效果。
若家长留意到小朋友看不清远方景物或上学时无法看清黑板,建议尽快找眼科视光师或眼科医生进行包括放瞳检查的详细眼睛检查,避免孩子因视力而影响学业丶日常生活及社交。
资料来源:梁蔚深 / 理大护眼(铜锣湾)中心眼科视光师
五年前开始有飞蚊,定期去睇眼科医生检查后都说视网膜正常,最近起床时眼睛会看到一蓝色点点或者蓝色丝,维持约3-5秒后消失,想知道这是什么问题?
怀疑是蓝天内视现象 Blue Field Ectopic Phenomenon,一般不用处理。
《荷花亲子 - 婴幼儿健康》孩子双眼发展在6岁前成关键 即睇0-6岁视觉预期水平
眼睛是极其重要的灵魂之窗,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发展,都影响着BB视觉系统的发展。如果错过了处理黄金期,不但会影响视力正常发展,更会有机会导致斜视丶弱视,甚至影响手眼协调。因此,家长要密切留意小朋友的视觉系统,有否达到该岁数的应有标准。
每个人的视觉系统都是在出生後,透过视觉刺激和环境互动而慢慢发展。整个视觉系统包括眼球丶视神经和脑部的连接,其发展会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丶身体其他系统的发展来达成,如手眼协调:视觉系统与身体肌肉的精细动作技能互相配合,才能完成。
视觉系统从0到发展完毕大概需要6年左右,每一个阶段都有预期的水平:
0到1个月
- 初生婴儿视力都很模糊,通常只对光线有反应
- 第4个星期开始才看得到10cm大小的物件在距离40cm远的轮廓
1 – 3个月
- 视神经的结构开始发展
- 开始有眼神接触,眼球也开始学习横向追踪,对於有兴趣的物件便会尝试伸手捉住
3 – 6个月
- 能够注视眼前的物件,并且对感兴趣的物件有所反应
- 开始对各种色彩接收更敏锐
- 追视和寻找1.2米至1.8米内的物件
- 学习纵向追踪
6 – 10个月
- 立体感开始发展
- 爬行时懂得避开障碍物
- 开始探索较小的物件,并且能够近距离观察
10 – 16个月
- 视神经的结构发展完成
- 能够自主性的控制眼球的移动和对焦近距离的物件
- 能够分辨深浅不一的颜色
- 维持眼神接触并且有交流
16 – 24个月
- 开始看到远处的物件
- 能够分辨形状,颜色和各种大小的物件
- 眼球开始可以追踪快速移动的物件
- 看得出物件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24 – 48个月 (2至4岁)
- 眼睛与肢体已经能够协调
- 能够分辨平面与立体的物件,并且能够意识到空间感
- 调节能力发展完成
48 – 72个月(4至6岁)
- 双眼协调发展完成
- 能够看出物件的细节
- 视力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但不包括认知能力与视觉经验
由出生开始,婴儿的整体发展与视觉系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视觉系统的每一部分都有独特的功能及互相影响。例如:如果眼睛肌肉发展不平衡,有机会导致斜视,而斜视会减少对视觉细胞的刺激,造成视力发展缓慢丶停滞,也可能演变成弱视。如视力没有发展好,便有机会影响到双眼协调和立体感等。而视觉系统没有发展好,亦有机会延伸至肢体其他系统的发展,如手眼协调。
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发展都不容忽视。为确保小朋友的视觉系统有达到该岁数应有的标准,建议3丶4岁的时进行第1次的全面检查,若发现任何问题可及时处理,并在7丶8岁或以前达到正常水平。
资料来源:欧淑静 / 理大护眼(铜锣湾)中心眼科视光师
白内障有乜表征?
白内障
- 因年龄增长、紫外线、疾病、创伤等
- 晶状体变得混浊、不透明
- 视觉逐渐模糊、出现光圈、颜色暗淡、畏光等
如有怀疑,建议接受全面眼科视光检查,由眼科视光师作出诊断及建议。
小朋友男仔八岁半,无近视,但左眼散光200右眼散光100 ,小朋友说自己课堂看白板清晰,妈妈本身细个左眼同样深散光,小朋友这个情况散光可否改善/矫正?
戴眼镜能矫正视力,虽不能治好散光,但可保持清晰视力及令度数相对会较隐定。
视雪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电视机快要坏时,或是很多年前电视还没有自动调较频道导致电视画面不清,出现很多雪花的时候呢?是不是很困扰,很想换部新电视享受清晰的画质影像呢?电视画面出现雪花可以换新的或者调整频道去解决,但原来世上有些人的视觉情况就是这样,眼前出现无数的雪花光点杂讯,就算闭上眼,仍24小时连续不断,令人十分困扰。
视雪症 (Visual Snow Syndrome),是一个於2013年才正式命名的罕见和极少被提及的神经疾患,在过去10多年才慢慢有学者或研究人员开始留意此病症。
个案分享
如此罕见的眼睛视觉问题,在过去的2个月给我遇上了,有2 位病人在问症时讲出自己是视雪症的患者,他们分别是20多至30多岁的年青人,一男一女,他们说出的症状是很典型的:细小的雪花光点像电视杂讯丶残留影像时间长丶闭上眼都会有光点闪烁及畏光等,他们说这些情况是由很小时候已经开始发生,经过多年其实都习惯了这样的视觉质素,但有时候仍会觉得很困扰和烦恼。
虽然他们有这样的视觉杂讯,但他们的视力和眼睛健康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现今医学界对此病症的认知不多,他们只是透过网上资讯知道自己是此病症患者,也知道现时没有医治方法,所以都没有做深入的眼科或神经外科检查。
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上视雪症呢?
因为视雪症的成因仍然未明,所以还没有很确实的检查去证实确诊,但因为视雪症的徵状跟一些眼睛或身体问题很容易混淆,所以首先要做详细眼睛检查去排除雪花光点是因为飞蚊症丶视网膜脱落造成的闪光和预兆偏头痛造成的闪电光所导致,再看看有没有家族遗传病史,详细身体检查(包括电脑断层扫瞄或磁力共振扫瞄)去检查清楚脑部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雪花光点丶畏光丶长残留影像丶闭眼仍然有光点闪烁,而此等徵状持续3个月以上,没有减退迹象,就有机会患上视雪症,当然最终都要由医生及眼科医生作判断。
视雪症不会致盲但给患者很恼人的视觉影像,影响情绪和生活质素,但现今医学界仍未清楚它的成因,大多认为是由大脑缺陷或神经失调引起。有些学者提出可能是大脑中的舌状回的结构产生了视觉功能障碍,可能是代谢亢进,也有学者指出有可能是由於视皮层过度兴奋所致。有研究指出部份的偏头痛丶耳鸣丶阅读障碍丶自闭症患者也可能是是视雪症的高危患者。希望多些学者和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这令人困扰的视觉症状,找出这病症的成因,对症下药,令视雪症的患者可以看到清晰的画面。
理大护眼(旺角)中心叶敏仪眼科视光师
《荷花亲子 - 婴幼儿健康》小朋友分不清左右?认字有困难?认清8个视觉认知徵状
小朋友会经常左右鞋子掉转穿?阅读时经常会跳字漏行吗?家长可能以为是小朋友故意贪玩,或读书不专心,但其实可能是孩子的视觉认知出现问题。甚麽是视觉认知?如果视觉认知出现问题,会有甚麽徵状?有训练视觉认知的方法吗?立即看看视光师解䆁有关视觉认知的问题。
甚麽是视觉认知?
当光线进入眼睛,接收到光丶颜色丶形体的刺激後,这些讯息就会传送到大脑进行分析处理和组织,所以视力正常,看东西看得清楚,不代表视觉认知没有问题。成人和小朋友都有机会出现视觉认知问题,例如老年人患上认知障碍症会影响视觉认知能力,小朋友其实都有机会出现此问题的。
视觉认知能力包括:
- 视觉注意力(东西在眼前能不能注意到)
- 视觉记忆(现在看到的和以前看到的做比较)
- 视觉区辨(主题和细节的区辨)
- 视觉想像(没看见物体也能想像)
视觉认知出问题会有哪些徵状?
- 看到物件但无法说出物件是甚麽
- 看不出物件颜色有甚麽不同
- 容易混淆物件的方向
- 常出现左右鞋子掉转穿
- 对拼图及找错处游戏出现困难
- 阅读时会跳字漏行
- 手眼协调困难如系鞋带有问题
- 经常玩球类活动时接不到球等
如果家长发现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以上徵状,这些可能已不只是视力问题,而是再深层次的大脑分析区辨能力丶视觉认知问题的警号了。
导致小朋友视觉认知变差3个原因:
1. 缺少户外活动(影响视觉空间感)
空间认知是清楚分辨方向或准确判断距离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如果经常留在室内,活动的空间狭小,此部份的认知能力会受影响。
改善建议:家长多带小朋友到户外,接触球类或各项户外活动。
2. 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影响视觉记忆力)
现今电子产品泛滥,1至2岁BB已开始接触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过早接触电子产品是十分影响小朋友的视觉辨识能力的发展。因为当小朋友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打字和阅读时,他们都是以打字的方式在记忆文字,除了影响手部肌肉的书写能力外,亦因为没有足够的视觉感知训练,令他们的视觉记忆能力发展缓慢,会较容易出现忘记文字的字形和书写笔划,
改善建议:控制小朋友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千万不要过量。
3. 知识基础不足(影响辨识能力)
对於视觉辨识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容易在阅读时出现错字或跳行,或是在书写时无法识辨相近字型的差别,这些情况都会影响他们辨识学习的内容。
改善建议:家长可在阅读时陪伴小朋友,讨论书籍的内容,增加他们的知识基础,在书写时,当小朋友遇到不懂的生字,可让他们学习书写再一起念发音,加强小朋友的视觉认知。
加强能力方法:
在家中,有些小游戏或简单练习,例如七巧板丶字母或数字图卡丶砌积木丶拼图和纸牌游戏,或多做球类活动,都可提升小朋友的视觉认知能力。所以当家长怀疑小朋友可能出现视觉认知问题时,应寻求专业人士例如心理学家丶可提供视觉训练的眼科视光师或职业治疗师的评估及跟进。
资料来源:叶敏仪 / 理大护眼(旺角)中心眼科视光师
儿子经常眨眼
小朋友频繁眨眼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眼睛干涩,因此会常眨眼来分泌更多的泪水。亦有可能是眼睛感到有异物感,例如有尘埃碎屑等异物或睫毛入眼所引起的,这有机会会刮伤角膜表面。另外,亦会因近视或远视令他们视力模糊,以为频繁眨眼能够看清一点。建议带小朋友作详细眼睛检查,以查明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