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王 – 健康童年》年纪太小 验眼准确吗?

年纪太小 验眼准确吗?

对於年龄较小的孩子,尤其读幼稚园的幼童,父母都担心他们未能表达清楚,而影响验眼准确性。

客观验光

大家一般接触的验眼方法是主观屈光度检测 (Subjective Refraction) , 需要应诊者表达所见,让眼科视光师判断结果,但幼童专注力和表达力有限,有机会影响主观验眼结果。眼科视光师会改用客观屈光度检测 (Objective Refraction) ,最常用的方法是视网膜检影法 (Retinoscopy) ,以视光仪器照射丶观察和调整视网膜反射出来的光綫形态,直至整个光学系统平衡为止,去量度屈光度数。

放瞳验眼

如有需要,眼科视光师会使用散瞳药水作检查。大部份学童的晶状体睫状肌调节力非常活跃有力,当作屈光度数检查时如眼睛不能放松,有机会引致近视度数高估或出现「假近视」问题。远视度数在没有放松眼睛下不能验配准确,难以检查是否有隐藏性远视。散瞳剂能把睫状肌放松,更准确检查小孩度数。另外,瞳孔放大後,可检查视网膜的范围更多和更清楚。

视力表选择

学前儿童未必完全认识所有英文字母和数字,当量度视力时会转用有限度选择的视力表,以减少误差。较常用的Lea 图案视力表(辨别图案)丶Tumbling E视力表(辨别E字方向)丶HOTV视力表(只有四个字母选择)等。

检查前的准备

如幼童有午睡的习惯,应避免安排有睡意时作检查。另如小孩身体不适,他们的耐性和专注力会下降,有机会影响检查结果,故应再安排时间检查。家长们可向孩子简单讲解验眼内容,减轻孩子的紧张。如可以的话,父母或孩子的照顾者陪同检查也会令检查较顺利进行。

理大护眼(铜锣湾)中心叶诗敏眼科视光师

《亲子王 – 健康童年》运动期间 防眼损伤

运动期间 防眼损伤

小朋友运动期间若不小心,有机会增加眼睛受伤风险,严重时更可致盲,专家有以下防护指引。

受撞击後果

视乎撞击物大小形状和撞击的角度与力度,令眼睛里内外各部位出现不同类别伤害。眼睛表面的结膜是巩膜(眼白)外的一层透明保护薄膜,结膜下微丝血管如受到撞击,有机会破裂渗血,即结膜下出血,可形成血块;大多毋须处理,通常数周後可自行吸收。

角膜是眼睛最前部的透明组织,如被异物擦过可磨损表皮细胞,造成剧痛和视力模糊。黏附撞击物上的致病原如细菌丶真菌,有机会通过破损的角膜造成感染,引致角膜炎。浅层角膜损伤可自我修复,但若波及较深位置,便会留下疤痕及永久损害视力。

当撞击力够强大时,可令眼球内组织受损,例如出现虹膜或睫状体受损,令其流血,若无法自行吸收,可引致眼内压飙升,造成继发性青光眼,需动手术去除积血。据统计,约10%视网膜脱落个案由撞击造成,尤其以男童居多。视乎撞击力和范围,可造成不同程度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要以手术方式修补和巩固,以防扩散。

智戴护目眼镜

护目镜必须紧贴面部才能承受撞击,所以框架必需与脸型相配,如有橡筋带箍紧头部更佳。镜片框和鼻梁位置亦应加入具减压功能物料的软垫(如聚氯乙烯PVC),以分散撞击力。镜片必需使用防撞度高的物料制造,如聚碳酸酯。这物料同时具有防紫外綫功能,适合户外使用。

由於护目镜是紧贴面形而设,两边镜片并非如一般眼镜般排列成一直綫,而是稍微如V字形状排列的。换句话说,护目镜面与眼睛视线并非成直角,这情况下,可令佩戴者的视力变模糊和难以适应,需要经过光学计算修正以改善情况。因此,选配护目镜前,应谘先谘询专业意见,方可正确发挥护目镜能的效能,减低受伤风险。

理大护眼(铜锣湾)中心利柏建眼科视光师

今年14岁可以佩戴隐形眼镜吗?

适合配戴与否需先详细检查阁下眼睛实际状况是否适合配戴及评估生活习惯,自理及自律程度,可否妥善地安全使用及处理隐形眼镜。因此,建议阁下先找眼科视光师作详细眼睛检查,再听取眼科视光师的建议再判断。

《亲子王 – 健康童年》验眼「检影法」

验眼「检影法」

检影法是专助小朋友验眼的方法之一。其中一个优点是毋须为小朋友回应就能了解眼睛度数。

毋须受检者回应

如果小朋友有度数问题但没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弱视,如果延误处理,有机会不能逆转。因此即使小朋友未能完全理解验眼过程的指示,还是应该及时先做度数检查,同时,亦要做一个毋须小朋友回应就能了解眼睛度数的方法。当中,最常用的方法叫「检影法」(Retinoscopy),使用的器具叫「检影灯」(Retinoscope)。

检影灯外型就像一支棒,棒顶有灯泡,发出光綫射进眼睛,而棒後有个小孔,用来观察射出来的「光影」状况。

直察视网膜影像

近视是指远处物件的光綫进入眼睛後,因相对屈光力太强,使光綫聚焦在视网膜前,而不能清晰聚焦在视网膜上,把物件移近是令眼睛内焦点向後移动的唯一方法,因此所有近视眼睛都有一个「能看得清晰的最远距离」,超过此位置的物件就会模糊不清。度数愈高,此距离愈短。

检影灯就是量度此距离的工具。视光师检查的其实是眼内视网膜的影像。检影灯首先把眼睛内一部分视网膜照亮,如果是近视眼,这个视网膜影像的光綫通过眼球屈光力过强的晶体及角膜,会在眼前某处聚焦。如果观察的位置在这焦点後,由於光綫已通过焦点位,看到的「光影」会颠倒,此时把距离移近直至「光影」没倒转,就能找到此眼睛的焦点,亦是刚才说的「最远距离」位置,反向推测出眼睛近视度数。

可助快速筛检

不过从检影灯中看到的视网膜,多数情况下都是橙红色一片的模糊影像,无法分清上下,所以实际上是靠移动光源,再观察「光影」的亮位移动方向,判断「光影」是否颠倒。如果「光影」颠倒了,亮光移动的方向就会和光源移动方向相反。

进行这种检影时,基本上需要使用不同度数的镜片去移动眼睛焦点,再加以配合後,基本上便能测出眼睛的度数。检影法亦能灵活地稍为牺牲准确性,以大幅提升测试速度,因此非常适合需要快速筛检小朋友有否明显的度数问题。

理大护眼(沙田)中心李仲熙眼科视光师

《亲子王 – 健康童年》饮食可防蓝光侵害?

饮食可防蓝光侵害?

现时大丶小朋友都经常机不离手,饮食上有甚麽食材能有助防御光蓝光侵害?

尚未有定论

蓝光是较高能量的可见光,波长介乎於380至500 nm 之间,现代的LED屏幕便有较高强度的蓝光。长时间接触蓝光会否坏眼,医学上暂时未有定论,但实验室测试中,蓝光会导致视网膜细胞受损,因此长期接触,有可能增加黄斑点病变风险。

儿科学会指引

美国儿科学会对於儿童使用媒体及电子产品,有以下指引:两岁以下儿童,只能非常有限地使用,亦不可独自使用,要有家长从旁指导下进行。两岁至五岁小朋友,使用屏幕的时间最好每天不要超过一小时;使用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对儿童身心有益丶有教育意义丶非暴力的题材,同时要有家长从旁指引。

有益营养素

以观看电子屏幕为例,屏幕释出的蓝光会聚焦在黄斑点,黄斑点是视网膜内非常重要的区域,它负责中央视力及颜色视觉,如黄斑点出现退化或病变,会令中央视力受损,看直綫时会出现变形弯曲,令阅读及辨认力均出现困难,严重时视觉中央会逐渐形成盲点。

叶黄素 (Lutein) 及玉米黄素 (Zeaxanthin) 属於胡萝卜素,绿叶的蔬菜中含以上营养素,它乃天然抗氧化物,由於动物无法自行制造,故须从食物中摄取。吸收後营养素会集中在视网膜的黄斑点。日常我们的眼睛接收很多紫外綫及高能量蓝光,叶黄素及玉米黄素便负责过滤有害的光綫保护黄斑点免受伤害,同时亦可减患白内障风险。有研究显示如多吃含叶黄素食物,可预防黄班点病变。而胡萝卜素可以减少因观看屏幕时间过量引起的症状如头痛丶眼痛或眼疲劳。

如想摄取这些营养素可多食富含叶黄素及玉米黄素的食物,例如甘蓝菜丶西兰花丶菠菜丶蕃茄丶红萝卜丶蛋类丶粟米丶青豆及杞子等。以上护眼食物小知识,只作参考用,详细的饮食餐单,须请教营养师。

理大护眼(太古)中心周国辉眼科视光师

《星岛日报》易被忽略 童防青光眼

据奥比斯最近公布的调查發现,可致盲的青光眼于本港病發率不低,而且因早期病徵不明显,故常被忽视。有专家指,大众常误以为此症是成人才会患上,其实不然,小儿也有可能患青光眼,而继發性的青光眼是可以预防的,故家长不该掉以轻心。

青光眼是香港致盲杀手病,發病年龄通常为四十岁或以上,然而儿童其实也会患上此症。虽然其病發率远较成人为低,但亦不可轻视。

理大护眼中心眼科视光师周国辉说:「眼球分为前房和后房,前房是指由眼角膜到晶体的空间,当中充满前房水(非眼泪水),前房水作用是支撑眼球和供应养分,它由睫状体分泌,并经前房角的小梁网流走。分泌和流走的速率,可影响眼球的内部压力即眼压的动态平衡。若分泌快流走慢,眼压便会升高,相反分泌慢流走快,眼压便下降。如眼压过高可以损害眼内的视觉神经,引起青光眼,严重时可致盲。小儿青光眼分原發性和继發性。原發性青光眼主要成因是前房角组织發育不良或畸形,阻碍房水的排出,导致眼压升高所引致,發病年龄可再分为婴幼儿型青光眼(零至三岁)和青少年型青光眼(四岁至青少年期)。婴幼儿型青光眼的病徵有角膜溷浊、流眼水、畏光、牛眼症(高眼压引致眼球比正常大)等。青少年型青光眼除了眼压高外,病徵可以不甚明显。」

继發性的青光眼有不同的成因,「有的是先天的眼睛或身体毛病引發的,一般比较罕见,例如患上先天性虹膜缺损、神经纤维瘤病等。有的是后天引起的,例如创伤(眼部受到撞击)、长期不当使用类固醇等。北京同仁医院于2002年至2008年期间,分析了一千多名分别来自二十八个省份,由初生至十八岁的婴幼儿及青少年病例,發现最常见的小儿青光眼是原發性青光眼,大约佔总数的46%。其次的是创伤后引起的青光眼,大约佔总数的12%,年龄通常介乎十岁至十五岁。」周国辉称。

现时,进行手术是处理小儿青光眼最常用的手段,其次是滴眼药水来控制过高的眼压。周国辉强调,虽然一般小儿青光眼暂仍没有效的预防方法,但是创伤性青光眼是可以避免的。因此,他特别提醒家长,让小朋友进行有身体接触的运动时,谨记必须为他们做足保护措施,以免令眼部受伤。

《亲子王 – 健康童年》孩子经常闪躲目光?

孩子经常闪躲目光?

常有家长责怪小孩与人对话时眼睛没望住对方,常常误以为没礼貌丶专注力差,原来个中或另有原因。

间歇性外斜视

某些个案经仔细查问下发现,原来家长通常是在小孩累的时候察觉这情况,而且孩子只是其中一只眼睛往左或右望,情况大有可能是小孩患上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是最常见的斜视一种,其特质也是令人难以察觉。间歇性外斜视是指小孩其中一只眼睛的视轴间歇性向外偏离,另一只眼睛则维持在视觉目标上,因而令人感觉没有集中精神视物或发呆,影响小孩外观及社交能力。大部分患有间歇性外斜视的小孩都没有成因,家族病史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风险因素。部分新生婴儿有机会出现短暂性外斜视,但一般於出生後四至六个月内自然痊愈。

主要病徵

其中一只眼睛或双眼交替间歇性出现外斜视,当小孩疲累丶发呆或生病时会特别明显。患者可能因视觉疲劳丶影像模糊或头痛等的徵状而令小孩难以集中精神。患者在外斜视没有出现时,仍有时间让两只眼睛一同视物并发展视觉功能,故大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可拥有正常视力发展及双眼视觉功能,或只在外斜视眼出现轻微的视力或视觉能力下降。

处理方法

佩戴眼镜可处理屈光不正,确保双眼达至最佳视力及双眼协调能力;进行遮眼训练亦可提升斜视眼的最佳视力;佩戴棱镜可作短暂纾缓或训练双眼向内转的肌肉能力。 视觉训练可加强患者控制斜视能力,包括提升患者在外斜视出现时的意识丶加强肌肉往内转的力量及强化双眼调节力等,从而控制外斜视减少出现,这训练特别在小幅度斜视的患者更见疗效。视觉训练并非根治斜视方法,所以当小童精神状态差丶发呆或生病时,外斜视仍有机会出现。

如以手术方式校正眼睛肌肉,主要目的是防止视觉能力发展出现障碍丶重建双眼协调及改善外观,在手术後亦需配合视觉训练加强双眼协调的控制,通常大幅度的外斜视或在进行视觉训练後控制仍欠佳的患者较为合适。

如果家长在婴儿六个月大後仍发现孩子有任何斜视的问题,应尽快向眼科医生或眼科视光师寻求专业意见,作出正确的诊断及处理,以免错过纠正的黄金期。

理大护眼(太古)中心梁志荣眼科视光师

《星岛日报》户外运动醒目护眼 智戴专业太阳镜

现时室外运动人士可豁免戴口罩,大家不难發现户外运动者激增,其实除了戴口罩、涂防晒乳外,专家强调,选戴合规格运动型太阳眼镜防御紫外线伤眼,同样重要!

笔者近来多了行山活动,出门前定必涂上防晒乳又戴帽,爬山友更经常提点须戴上运动型太阳眼镜,别轻视太阳光对眼睛的伤害。理大护眼中心眼科视光师利柏建表示,一般来说,早上十点至下午三点是阳光最强时段,在空旷地点如沙滩或较高的地方,紫外线会更强。「太阳释放的紫外线,不仅会灼伤眼睛,眼睛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更会增患黄斑点病变、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光害性角膜炎风险。当眼角膜因连续数小时接触大量紫外线而被灼伤,有机会导致眼睛严重晒伤,眼角膜外层被破坏,露出底下的视神经末稍,患者会感到眼睛有异物,眨眼时亦会感到不适,有时还会出现疼痛、流眼水、痕痒、眼睛泛红、视力模煳等情况。」

利柏建提议运动人士拣选太阳眼镜时,最好选戴「抗UV400」的镜片,才足够阻挡波长范围400nm以内(太阳幅射集中的射线范围)的紫外线,达到保护眼睛效果。另外,由于紫外线可从眼上方或侧面进入眼内,所以购买太阳眼镜时,应选择能全面防护的款式。灰色镜片比较有效隔滤紫外线,不应选太深色的镜片,因需要有10%至30%的光线穿透率,佩戴者的眼睛才会感觉舒适。

理大护眼中心顾客顾问江志成指,运动型太阳眼镜跟一般太阳眼镜有显着分别,运动型太阳眼镜设计方面以流线形为主,复盖面积比一般太阳眼镜较大、较具有弧度, 以便紧贴面部,防止光线及风进入眼镜。镜片方面运动型太阳眼镜大多选用不碎纤维(Polycarbonate)及水银镀膜为主,令运动时更为安全及防止反射光伤眼。他建议按运动项目来选戴特定功能的眼镜,例如爱好跑步的应着重眼镜稳定度,试戴时尝试原地作跳绳动作,察看会否有晃动易鬆脱,踏单车爱好者购买太阳眼镜时,应同时戴上安全帽,测试镜面与安全帽位置是否合适,前额至眼睛的距离是否恰当等。

「某些运动可能需要配上特别镜片,例如打高尔夫球用的镜片一般分上下两种颜色,上半部分需要用深灰色,以便阻挡阳光,下半部分要用浅的灰绿色,以便看清球和草地。为小朋友挑选太阳眼镜,主要留意眼镜是否适合儿童面形,鬆紧须适中,运动时不可向下滑,镜架及镜片物料要安全不易碎,以及避免引起皮肤敏感。」江志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