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王 – 健康童年》双眼瞳孔大小不一?

双眼瞳孔大小不一?

瞳孔是虹膜(俗称黑眼珠)中间的小圆孔,是光綫进入眼睛的主要通道。它由瞳孔括约肌和瞳孔放大肌组成。

先天性正常特徵

在不同的光綫强度下,脑部会发送不同的讯息给眼内肌肉来调节瞳孔大小,光綫愈强瞳孔缩得愈小,光綫愈弱瞳孔愈大。瞳孔大小也会随自主神经系统而改变,例如交感神经系统(战斗或逃跑反应)会令瞳孔扩散,而副交感神经系统(休息和消化)则使瞳孔缩小,因此瞳孔反应也是初步检查神经系统的其中一种方法。

通常左右瞳孔的大小以及对光的反应都一致。但是世界上有两成的人有先天性的瞳孔大小不一。先天性的瞳孔大小不一对光的反应正常,对眼睛或是整体健康并没有任何的伤害,可以完全放心。如果瞳孔大小突然变得左右不均就不能掉以轻心了。以下是几个比较普遍瞳孔大小会呈现不一样,对光的反应也不正常的例子。

非正常状况

  1. 霍纳综合症 (Horner’s Syndrome)
    此症是交感神经通路上任何一个部位受损而导致的一系列眼部症状,包括瞳孔缩小丶上眼睑下垂以及眼球内陷。这些症状只会发生在受影响的那一侧,另一只眼睛可以正常运作。通常引发此症的原因都属於良性,但仍有少数原因是非常严重的如血管病变丶外伤丶肿瘤及肺癌等。
  2. 第三脑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
    第三脑神经支配大部分的眼睛肌肉还有瞳孔括约肌,所以如第三脑神经麻痹,瞳孔也会受到影响。其中一个原因是动脉瘤,动脉瘤是局部血管膨胀得像个气球,然後压迫到第三脑神经。第三脑神经麻痹除了限制眼睛和转动,瞳孔括约肌也没有办法正常活动。遇到光亦不再收缩,一直处於放大的状态。
  3. 脑瘤
    与前面提到的第三脑神经麻痹相似,如果脑部出现肿瘤压逼视神经,受影响的瞳孔会变得反应迟钝,然後瞳孔左右大小不一样。

如果真的发现瞳孔大小不一样,最好尽快做全面眼睛检查。事实上也有不少人通过眼睛检查才发现其他更严重的问题,所以绝对勿忽视瞳孔大小不一的情况。

理大护眼(铜锣湾)中心欧淑静 眼科视光师

《亲子王 – 健康童年》轻视眼疮 可损视力

轻视眼疮 可损视力

通常有家长带小孩做眼睛检查是因为生了眼疮或眼挑针,但很多都不知形成原因丶处理及预防方法。

影响散光度数

曾经有小孩进行例行眼睛检查时,被发现眼部有一粒明显的眼疮,细问下才得知这眼疮已有数个月时间,但因孩子表示眼睛没有不适,故没求医。经检查後发现因眼疮太大而致眼皮下垂,压住了视轴附近的眼角膜,导致散光度数大幅增加,继而引致视力模糊。经转介下,由眼科医生以手术方式割开眼疮排脓,在完成手术後,小孩散光度数回复正常。

正视病因

眼睑油脂腺(睑板腺)出口被阻塞,油脂便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变得肿大以致形成眼疮,一般不痛不痒,容易被轻视。如过程中有病菌感染患处时便会引致发炎,令眼疮附近位置出现痛楚及红肿等症状。形成阻塞原因包括:油脂分泌过多丶眼部分泌物(如小孩没每天正常清洁眼睑)丶化妆品(例如过度使用假睫毛丶浓厚眼妆或未有彻底卸妆等)丶寄生虫如毛囊虫丶小朋友油脂腺体未成熟。

处理方法

如眼疮位置没有明显红肿及痛楚出现,在眼疮初起时用热敷处理,大多能令眼疮自行消退。热敷正确方法是用乾净热毛巾(约40度至45度)敷在患处轻轻按摩约十至十五分钟,若毛巾变凉要更换再敷,每日重复四至五次,可助排走眼疮内的积聚物。

市面上亦有一些适用於眼部热敷的眼罩可代替热毛巾,但需要确保温度不会过高,以免烫伤皮肤组织。如眼疮在两至三星期内没痊愈或出现红肿丶痛等症状,便需要求诊,由医生建议後配合抗生素眼膏或眼药水处理,严重情况或需要以手术割开眼疮排脓,顽固或已变硬的眼疮,可能要注射类固醇才能令眼疮消失。

正确预防 

  • 避免进食过多朱古力丶油炸食物等会令油脂分泌增加或刺激性的食物
  • 化妆後彻底卸妆,避免使用假睫毛
  • 勤洗手
  • 避免捽眼
  • 勿与他人共用毛巾或眼药水

理大护眼(太古)中心梁志荣眼科视光师

《亲子王 – 健康童年》解构眼睛颜色

解构眼睛颜色

描述眼睛的颜色时通常是指眼睛虹膜的色彩,华人眼睛颜色多是深棕色或棕色,西方人则多种颜色种类都有,如灰色丶绿色丶黄褐色丶蓝色丶棕色或是其他颜色组合。

虹膜内色素

虹膜的颜色是由虹膜中黑色素(Melanin) 数量及黑色素的分布所决定。黑色素可分为真黑色素 (Eumelanin) 和伪黑色素 (Pheomelanin) 。无论任何颜色的眼睛,在虹膜的色素上皮细胞中都含有真黑色素。由於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虹膜基质中可以有不同的黑色素含量,而虹膜基质的细胞密度又因人而异,使虹膜所能够吸收的光綫量各有不同,因此我们的眼睛可以组合出不同的颜色。深颜色(棕色和深棕色)的虹膜细胞比浅色的虹膜(如绿色丶黄褐色丶蓝色) 拥有较高的真黑色素比例,亦有较高的黑色素总量。值得注意的是,虹膜中并没有蓝色或绿色的色素,而蓝色和绿色的虹膜颜色其实是来自光学上的散射效果形成的,就如我们看见天空是蓝色的情况相近。

遗传基因影响

人类眼睛的颜色,通常是自遗传而来的。然而这项特徵是由超过一个基因所遗传的,现代科学已显示眼睛颜色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不是显性就是棕色,隐性就是蓝色这样容易推断的,当中可能牵涉多至十六个基因。人类子女的眼睛颜色亦不是像调颜料一样,将父母的眼睛颜色混合就是子女的眼睛颜色。

不过有专家指大约一万年前所有的人类眼睛都是棕色的,专家相信由於遗传基因变异,使虹膜的黑色素减少,当光綫照射在眼睛上,较少的光綫被吸收,光綫散射的效果更明显,使虹膜看起来有不同的颜色。若果身体出现黑色素缺乏的疾病,即白化病,虹膜会显出血管的颜色,所以会出现红色的眼睛。棕色是最常见的人类虹膜颜色,其人口分布於亚洲丶欧洲丶非洲丶美洲和大洋洲。蓝/绿色眼睛的人则常见於欧洲,如冰岛丶爱尔兰和苏格兰等地。

出生後可改变吗?

眼睛的颜色会改变吗?西方人士如高加索人种的蓝眼婴儿出生後眼睛颜色可能会变深,因为体内棕色色素随年纪慢慢增加。相反,棕色眼睛的颜色改变是罕见的。当然,因为瞳孔大小改变,使眼睛中间黑色(瞳孔)部分比重增减,同时虹膜色素压缩或散开,就可能非常轻微地改变眼睛的颜色,但这并不是明显的颜色改变,如棕色变成蓝色这样夸张。

如遇见明显的眼睛颜色改变,则有可能与身体疾病有关,如交感神经系统疾病丶神经纤维瘤病丶创伤丶发炎丶青光眼等。若发现眼睛颜色出现异常,请立即求医。

理大护眼(尖沙咀)中心郑智焜眼科视光师

《亲子王 – 健康童年》眼「震腾腾」原因何在?

眼「震腾腾」原因何在?

眼球震颤是一种非自主性,规律性的眼球震动。所有形式的眼球震颤都是非自愿的,这意味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无法控制其眼睛。

查找成因

先天性:通常眼球震颤的成因是先天性,在幼儿出生两个月之内发生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大多为不明原因,或是神经异常型的眼球震颤。不明原因型眼球震颤目前被认为是遗传或特异基因所造成。这种眼球震颤的强度会受到视綫方向的影响,因此幼儿多有特殊的侧颈现象。神经异常型眼球震颤则是因神经异常所导致的眼球震颤,此类幼儿往往有发育不良的现象,必须接受详细的神经检查。两至三个月大後发生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大多是视觉受影响的眼球震颤。成因可能是有先天性白内障丶青光眼丶视网膜疾病丶视神经异常丶皮质性视野异常等等,因此详细的眼睛检查是必须的。

後天性:後天眼球震颤可能是由疾病(多发性硬化症丶脑瘤丶糖尿病性神经病)丶意外(头部受伤)或神经系统问题(药物的副作用)引致。

注意影响

眼球震颤可以引致弱视,因为患者通常伴有视力下降和立体感下降,而且影响平衡和协调能力。此症亦会影响视力和自我概念,大多数患者会有视力限制,因为眼睛不断扫视他们所看到的事物,故难以获得清晰影像。

患者长大後,一般会有眼晴容易疲劳丶头痛丶流泪丶视力模糊及影响近距离工作的症状,而且眼球震颤会影响外观,除了眼睛不停地震动,严重时可以影响社交及工作。

处理方法

幼儿先天性眼球震颤仍没治疗药物能用,只能矫正屈光,提供清晰的视力和视觉效果,或以镜片矫正「斜颈现象」。当症状严重时,医生可能会尝试注射肉毒杆菌素或巴氯芬等药物。由於其成因可能性极多且复杂,如家长有怀疑,应及早带小朋友做详细检查。

理大护眼(铜锣湾)中心林家玮眼科视光师

我晚上看白灯有彩虹光圈 觉得好似有个框 有戴眼镜 眼无胀痛 问过视光师 佢话光圈后正常喎 眼压正常 请问系唔系开角型青光眼?

急性青光眼引致的彩虹光环是由于角膜水肿造成的,且与昼夜无关。

而开角型青光眼是不会引致角膜水肿。

晚间瞳孔放大会容许镜片周边较多色散像差的形象进入眼睛,一般会看见彩虹光环。

如有怀疑,建议接受全面眼科视光检查,由眼科视光师作出诊断。

三日前~右眼好似飞蚊症(多咗2小黑点)

飞蚊症是有机会会出现黑色,灰色或透明的斑点/线状/条状等形态。在光亮的环境下如望向天空或浅色的背景时会更为明显。如果阁下的飞蚊数量有明显地增加,建议阁下找眼科视光师作详细眼睛检查,包括放大瞳孔眼底检查,以确保排除飞蚊不是由视网膜穿孔或撕裂所引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少量飞蚊是眼睛的正常现象,无需作特别处理。

本人41岁有飞蚊,医生check过话冇视网膜问题,但睇萤幕时有窒窒下,郁动得快会追唔切,好似load左下秒,画面跳左咁,医生话心理问题。想问下keep住有窒,系咪冇问题 之后久唔久有个点会跟住视线郁唔似飞蚊会继续郁,个点唔系成日出现,会系咩问题

如果阁下发现的黑点会跟随视线移动的,有机会是飞蚊症的征状。由于只根据阁下描述,怒未能为阁下作判断,建议回到阁下的医生再作跟进。

《亲子王 – 健康童年》早产婴儿视力弱?

早产婴儿视力弱?

一般小於三十七周妊娠的婴儿,属於早产婴,而早产是全球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眼睛最易受影响

婴儿在母体内,由六个月至出生这段时期,眼睛会快速成长。当宝宝出生的时候,相比起身体其他地方,眼睛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因此婴儿的眼睛总是大大的)。而早产婴儿由於过早离开母体的保护,一般会比较容易出现先天或发展上的问题,眼睛是其中一个可能受影响的器官。根据香港一所盲人学校的统计,就读的学生接近三成是因早产而引起视力障碍。以下简单讲解一下早产婴儿可能面对的眼睛毛病。

  1. 弱视:早产婴儿比较容易有弱视的问题,尤其超低出生体重的婴儿(<1000g),出现严重弱视即视力低於6/60(约正常视力的一成)的机会比正常出生的婴儿高倍。
  2. 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指近视丶远视或散光。早产婴儿不论患上近视丶深远视或散光的机会率都会较高,有硏究指早产婴儿患屈光不正风险比正常出生的婴儿高倍。
  3. 斜视:早产婴儿有较高机率患上外斜视和高低斜视。
  4. 视网膜病变:早产婴儿最常见的眼睛毛病就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它是引致儿童视力障碍的主要成因之一,如未能在关键时候接受治疗,此视网膜病有可能对眼睛做成极大破坏,甚至永久失明。

胚胎时期眼球的视网膜本来没有血管,要一直到三十六至四十周左右才会完全发育成熟,早产婴因提早离开母体,视网膜血管未能发育完全至视网膜边缘,令边缘的视网膜在缺氧状况下纤维化及长出不正常新血管,容易引起视网膜出血丶脱落而导致失明。

在世界各地早产婴儿的比率介乎5% 至18%,香港的比率约6.5%,跟其他发达国家的数字相若。香港出生的早产婴中,约有16%患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至4%需要接受治疗,而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为雷射或冷冻治疗。

理大护眼(太古)中心周国辉眼科视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