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眼專題專訪

《蘋果日報》上堂打機睇電視 疲勞轟炸眼睛 Zoom到近視 升小升中高危

2020/09/9

肺炎肆虐,幼童逼不得已呆留在家。長期停課、停課外活動、打機看電視、用Zoom開學、網上學習,甚至看書、畫畫,全是近視誘因。有視光師指對於有視力問題的幼童,越早介入糾正越好,並提醒就算小朋友近視度數輕微,也應配備眼鏡。

理大護眼眼科視光師陳永和表示,兒童一般在這兩個時期,近視加深速度較快:一,由幼稚園升小學,因功課量增加導致眼睛疲勞;二,發育時期,即女孩約11歲、男孩約12歲時,此時要面對升中龐大的功課量,也會加快近視加深的速度。

至於幼稚園學生,今年因疫情放假足足大半年,令部份才不過4、5歲的幼童已開始網上授課,沒戶外活動加上長時間用眼,也大大增加近視的機會。他表示,幼童每周一、兩次網上學習,每次一小時,雖未足以催生近視,但太早建立上網習慣,才是傷害眼睛的關鍵。

8歲前黃金期 驗眼要趁早

陳永和也提醒家長,誘發近視的主因是用眼過度、眼睛疲勞,別以為只有看電機、看手機、打機才會引致近視,因疫情持續不能外出,小朋友在家若長時間專注砌細小的積木、伏桌畫畫,也會令眼睛疲勞。

目前政府提供的學前視力普查,安排幼童在4歲作首次視力檢查,但陳永和透露,一些家長在子女約3歲時已帶他們找視光師。對於一些先天性深近視或雙眼不協調的個案,越早介入糾正越好。陳永和指:「7、8歲之前是黃金檔期,能追回視覺功能,否則,先天性深近視有機會發展成為弱視。」

小朋友剛開始驗出近視時,一般度數不深,坊間常有一種觀點,認為小朋友近視度數淺不宜戴眼鏡,因為越戴眼鏡近視度數會越益加深。陳永和解釋,近視成因是眼球拉長,眼球拉長又與眼睛疲勞有莫大關係。輕微近視是否需要戴眼鏡因人、場合和需要而異,要視乎很多情況。

眼鏡視力不達標 或成弱視

首先,家長要確切了解子女不戴眼鏡時的視力,能否應付日常如上堂需要。他舉例,一位有50度近視的小朋友,在課室裏坐第一行,他不戴眼鏡不必瞇眼也看得清楚老師在黑板寫的字,那麼,對這位小朋友來說,上堂時眼鏡是可戴可不戴的。然而,若這位小朋友調位後,被老師安排坐最後一排,他看黑板變得很吃力,那麼儘管他只有50度近視,也須戴眼鏡上堂。

另一方面,家長也須注意子女戴眼鏡後,視力是否回復理想狀態。有些小朋友在佩戴恰當度數的眼鏡後,依然達不到標準視力,這時家長必須份外留意,因為這有機會發展成弱視。對於這類小朋友來說,儘管近視度數淺,也必須戴眼鏡。

至於所謂的越戴眼鏡近視越深,則是謬誤。陳永和說,近視一旦出現,本來就會越來越深,並不存在因為戴眼鏡而越來越深的問題。反而,不良的用眼習慣,才會加快近視加深的速度。家長要謹記,讓小朋友休息雙眼、光線充足才是護眼王道。

延緩近視加深的四種方法

近視控制光學鏡片

‧ 減低眼球調節遲滯的情況,透過光學離焦方法抑制眼球增長

‧ 全日佩戴,同時矯正視力*

‧ 非入侵性,相對安全

角膜矯形

‧ 特製透氧硬鏡,重塑角膜弧度

‧ 透過周邊近視離焦方法,抑制眼球增長

‧ 通常夜間睡眠時佩戴,早上除下

‧ 暫時性矯正視力*,免卻日間戴眼鏡(或輔以眼鏡補足)

‧ 須嚴守清潔衞生,減低細菌感染風險

近視控制即棄軟性隱形眼鏡

‧ 特別設計軟鏡,每日或每3個月即棄

‧ 透過周邊近視離焦方法,抑制眼球增長

‧ 日間佩戴,同時矯正視力*,除後須戴回眼鏡

‧ 須嚴守清潔衞生,減低細菌感染風險

阿托品眼藥水

‧ 眼科專科醫生處方

‧ 低濃度(0.05%、0.025%、0.01%),抑制眼球長度增長

‧ 通常夜間滴用,日間輔以眼鏡

*有度數限制:成效因人而異,須定期覆檢或/及更換鏡片

護眼有法Q&A

問:到不同眼鏡店驗眼,驗出來的度數相差100度,是否驗得不準?

答:的確,去不同地方或在不同時間驗眼,度數會略有偏差。一般而言,介乎20幾度至50幾度屬可接受範圍,若偏差100度或以上,就相差太遠了。

問:常說多望綠色植物能保持眼睛健康,為甚麼是綠色?

答:眼球像相機一樣,光線進入時會出現色散現象。當光線入眼,綠色光線會投射於視網膜較前位置,這的確有機會令雙眼肌肉放鬆一點。其實,叫小朋友多望綠色植物,是希望他們多望窗外的山、樹或草,增加視野距離,令雙眼肌肉放鬆,讓眼睛休息。望遠比望綠色帶來的效果,顯著得多。

問:小朋友都有假近視嗎?

答:這情況十分常見,因為眼球負責調節晶體的肌肉變得繃緊,加上小朋友驗眼時心情太緊張、驗眼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或看書,都會令眼部肌肉緊張。曾有小朋友於電腦評估出300至400度近視,但滴眼藥水放瞳後,則發現近視並無那麼嚴重,這就是假近視。

問:坊間很多書籍介紹不同眼球運動,聲稱可減近視,真的嗎?

答:真正導致近視的原因是眼球變長,除非有方法令眼球變短,否則不可能減少近視。至於因肌肉緊張而出現的假近視,做一點眼部運動,令眼睛放鬆,則有機會起紓緩作用。